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早熟門揭奶業潛規則 聖元獲官方正名連遭質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0 17:13:54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衛生部出面為聖元奶粉正名了,不過,從市場銷售的情況來看,聖元的危局卻遠不會如此簡單就解除。在經歷了三聚氰胺的洗禮之後,缺乏相關知識和鑒定能力的公眾仿佛驚弓之鳥,聖元想重新贏得信賴,必須付出相當艱辛的努力。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正名之舉無法消除公眾的恐慌,卻顯示了政府公信力的危機。

  中國經濟網報道,聖元奶粉疑致兒童性早熟事件,終於有了一個官方結果。8月15日衛生部宣布,經過調查檢測,兒童性早熟與聖元奶粉無關。衛生部通報指出,湖北患兒僅能診斷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而非真性“性早熟”。雖然得到衛生部的正名,但是聖元奶粉的市場銷售仍然難言樂觀。

  衛生部出面為聖元奶粉正名了,不過,從市場銷售的情況來看,聖元的危局卻遠不會如此簡單就解除。在經歷了三聚氰胺的洗禮之後,缺乏相關知識和鑒定能力的公眾仿佛驚弓之鳥,聖元想重新贏得信賴,必須付出相當艱辛的努力。而從另一方面來說,衛生部的正名之舉無法消除公眾的恐慌,卻顯示了政府公信力的危機。

  政府的公信力並非與生俱來。政府被認為是公平與正義的守護者,但並不能據此便認為政府的一切作為都代表了公平與正義。在政府決策嚴重不透明的時代,政府的決定曾經代表了權威,但在公民的權利意識不斷覺醒的當下,公眾不僅需要了解政府的決策,還希望知道為什麼這樣決策,這就要求政府比以往更加透明,向公眾詳細解讀每一項公共政策,也只有這樣,政府才能真正贏得公眾的信任。

事件衝突

  武漢三名女嬰可能因食用聖元品牌奶粉而性早熟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後,江西奉新、山東臨沂、廣東湛江等地也先後傳出嬰兒可能因食用聖元奶粉而激素檢測超標的消息。公眾質疑的聲音鋪天蓋地,面對公眾的質疑,聖元方面表態,自己的奶粉絕對沒有問題。當然,到底有沒有問題,僅憑雙方的口水是無法認定的。於是很自然,公眾和家長的第一反應便是想找有關部門來做權威鑒定。然而,令人尷尬的是:激素檢測竟然遇到了“無關部門”。

  質檢部門不接受個人送檢,且激素並非奶粉的常規檢測項目。兩大國家級乳品質量檢驗中心均稱(位於哈爾濱的國家乳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位於呼和浩特的國家乳製品及肉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只能檢查奶粉國家標準裡規定的項目,激素屬於藥品建議去藥檢部門或衛生部門試試。然而藥品檢測部門以尚未開展食品檢測業務為由予以拒絕接受送檢。

  事件在一點點的激化,公眾質疑的聲音也在不斷地高漲,事情好像越來越大了,於是衛生部直接插手了,經過幾天“艱難”的檢測,結果終於出來了:樣品檢測合格,激素含量符合標準,聖元被“冤枉”了……

  要想讓政府不再以社會事務的最終裁判者自居,是需要一個前提的,那就是政府向公平與正義之守護者的身份回歸,而不再專注於經濟發展。在經濟指標仍為地方官員升遷與否的重要標準的當下,地方官員與屬地內的企業間的關係注定是牽扯不清的。正是在這種行政邏輯之下,放任企業排放污染物、協助企業壓低農民工工資、知悉奶粉中含三聚氰胺卻隱瞞數月不公開等等亂象,都再正常不過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