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九文化區公開諮詢 三方案各有捧場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2 09:05:52  


不少市民到灣仔會展參觀西九文化區的概念模型展覽。(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西九文化區三個規劃概念方案模型昨日開始公開展覽,吸引了一千八百人入場參觀,市民均各有喜好,但都不約而同希望文化區早日落成。西九文化區諮詢委員會主席張仁良表示,不擔心西九方案最終會變成“三不像”,方案獲城規會通過後可隨時動工,部分藝術設施可於兩至三年內落成。

  大公報報道,西九文化區第二階段公眾諮詢開鑼,昨日在灣仔會展展出三個規劃圖則模型,分別有Foster+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園”方案、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的“文化經脈─持久活力”,以及OMA的“文化新尺度”。截至晚上八時,約有一千八百名市民入場參觀。現場所見,很多市民都細心研究不同的模型和展板,公眾人士亦對一些互動的設施相當有興趣,令人有置身文化區的感覺。另外,有導賞員向市民講解不同方案的構思,亦有調查員抽樣收集市民的意見問卷調查。

  前往參觀的市民對三個方案均各有喜好,很難取捨。與兒子到場參觀的尹太表示,從新聞得知西九方案展覽,恰巧經過便進場參觀。她對今次政府的諮詢十分滿意,讓市民有選擇,又坦言:“不希望再次看到政府與地產商掛鈎。”升中四的尹小朋友則表示,他對文化略有興趣,而且下學年亦有通識科,故提早到場“溫書”。他覺得文化區將會是年輕人的新“蒲點”。

  甘先生就認為,“城市中的公園”和“文化經脈”的方案分別不大,而OMA的概念把區域分成三大部分令人一目了然。不過,他擔心多元化社區概念令文化區雜亂無章,懷疑現實中能否實現。他不希望西九最終變成“較有文化的旺角”。

  種樹過多不切實際

  建築師黎先生則認為,“城市中的公園”的密度較低,但人車分隔方案要考慮廢氣在地底的排放情況。他批評設計中有五千棵樹是過多,因為新界已有很多樹木,質疑此舉僅為迎合環保“口味”而設。

  楊先生和楊太則喜歡“文化經脈”的電車交通工具,帶有香港情懷,相信在文化區內會有好的連繫。不過,他們喜歡OMA設計中分開三個部分(三條村),有清楚的布局和設計,但就不喜歡“城市中的公園”種太多樹木。

  諮詢委員會主席張仁良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今次諮詢重點是整個文化區布局,例如二十三公頃空地如何供市民休憩,以及不同文化設施的配置等,呼籲公眾親身觀察三個設計的不同特點。

  強調不會變地產項目

  他又回應,不擔心西九方案會變成“三不像”:“如果唔可行,那位被我哋選出來的大師,亦都唔會將一些東西夾硬擺響西九文化區,所以‘三不像’的憂慮唔會出現。”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項目推展行政總監陳文偉亦表示,不擔心方案淪為“三不像”,認為文化區設計採取糅合方案,希望市民做足功課,發表意見。

  張仁良又強調,西九不會變成地產項目和屏風樓,因為住宅樓面不會超過兩成,而市民選取主流方案後,住宅布局亦不會有大改動。他們會考慮市民意見選取其中一個方案,由該顧問公司融合另外兩個方案的元素,敲定方案後再交由另一間顧問公司處理環境、交通評估等技術問題。

  對於街頭藝術表演在本港的限制,張仁良承認,香港在這方面的規管較外國嚴謹,目前市民的確有意見,希望日後在文化區內可以放寬規定,他會向西九管理局反映,盡量作出平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