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屍救三命 港首宗心肝腎連環移植手術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2 09:38:27  


港首宗高難同步手術,腦幹死青年捐器官締奇蹟。(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瑪麗醫院完成全港首宗心肝同步移植手術,締造一屍換3命的奇蹟!一名中風後腦幹死亡青年,死後捐出心、肝及腎臟,腎臟移植予伊利沙伯醫院一名腎病患者;心肝則同時移植予一名患罕有“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料僅餘約3年壽命的27歲女患者﹔由於該女患者的肝臟大部分功能正常,瑪麗醫院決定“廢物利用”,連環移植予另一名末期肝癌病人。醫院動員68名醫護進行18小時的手術,成功直接或間接救活3名病人。這項難度極高的手術,顯示香港器官移植技術向前邁進一大步。

  香港文匯報報道,瑪麗醫院在上周五(20日)進行香港首宗心肝同步移植手術。接受該手術的是一名患有“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的27歲女病人,其家族已有兩名成員於30歲前因心臟併發症病逝。瑪麗醫院外科部肝膽胰/肝臟移植講座教授盧寵茂表示,該病人兩年前發現患上FAP,其肝臟先天缺乏某種酵素,令毒素“澱粉樣蛋白”在體內不斷累積,心臟神經線受損,經檢查後證實心臟衰竭。盧寵茂續稱,女病人的唯一生存希望是心肝移植。

  瑪麗醫院組68醫護團隊

  瑪麗醫院心臟及肝臟移植團隊於本月19日接獲通知,一名19歲男青年中風後腦幹死亡,其家人同意捐出死者器官。盧寵茂表示,女病人在肝臟輪候名冊中排首位,而捐贈者的體型、血型、年齡亦與她吻合,該院的醫護團隊遂啟動工作,進行全港首宗同步心肝移植手術。

  受移植病人肝臟 再移植他人

  患者雖然患有FAP,令肝臟缺乏某種酵素無法分解“澱粉樣蛋白”,但除此以外,其肝功能全屬正常,移植他人後即使出現毒素累積,短期內亦不會構成生命威脅。盧寵茂表示,在屍肝難求下,決定善用資源,重用女病人的肝臟,移植予一名62歲末期肝硬化及肝癌的男病人,進行連環肝臟移植手術延續生命。他指出,該名男病人日後的累積毒素,將於10多年後才會影響心臟功能,相比起末期肝癌,這種風險仍屬可接受程度。

  18小時手術 2病人趨正常

  整套手術動員68名醫護人員,於20日早上8時開始,昨日凌晨2時完成,歷時共18小時。盧寵茂稱,現時兩名病人已經甦醒,情況穩定,各項讀數均正常,預計10至14日可以出院。他又指,現時部分年老的肝病病人由於心臟問題,未能承受肝移植手術,今次手術的成功,可作為日後同類病例的參考,預計每年有4至5名病人受惠。

  心臟移植與肝臟移植分別是一項大型手術,兩者同步進行更是困難重重,盧寵茂感觸地表示,當日步入移植中心時:“看到那麼多醫護,可說是入行以來的首次,而在長時間工作下所有人都無怨言,大家一心想著如何挽救病人生命,上下一心的精神,令人甚為感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