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圳物價貴服務遜 港人回流北區消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3 08:49:39  


港人古先生表示,內地部分餐廳服務員會將餐具丟至客人面前,點菜下單速度也不及往時。(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風水輪流轉,曾經是港人平價消費樂園的深圳,在內地物價飛漲,港元匯率縮水下,消費水平已今非昔比。同樣的一碟乾炒牛河,在深圳羅湖口岸茶餐廳要25元人民幣,但一站之隔的香港上水,只需20港元。即使是往日港人北上的熱門消費“桑拿揼骨”,現在深圳每次消費要近200元人民幣,比香港北區貴1成。難怪許多經常北上的港人感慨,深圳河北岸的物價已超過南岸,港人在內地消費不僅不能出手疏爽,反而感到囊中羞澀,於是紛紛回流香港北區消費。有北區茶餐廳表示,最近兩月生意較去年多了兩成。

  文匯報報道,港人毛小姐是個美食愛好者,以往隔三差五到深圳品嚐全國各地美食,但今年開始,她對北上消費感到意興闌珊。“以前打邊爐4個人300元人民幣即可,現在火鍋菜份量減少,價格反增3成,一餐下來經常超過400元,和在港消費無太大差異。”她說。 

  火鍋份量減 價錢貴3成 

  更多港人反映,指深圳口岸附近的餐廳份量減少,服務“變味”。胡太舉例說,在羅湖口岸附近一家餐廳吃飯,排骨飯中的排骨通常不超過6塊,而且粒小骨多無肉。但是香港的份量和質量都給得很足,和標價較為匹配。胡太說:“一份25元的蜜汁叉燒給的肉不夠大塊,如果不是為了填飽肚子,一般很少在內地吃快餐。” 

  1瓶啤酒40元 有錢也難捱 

  談到深圳餐飲消費的變化,在內地經商的港人感受更深。港人古先生在深圳做運輸生意10餘年,他說,酒吧是港商在內地應酬消遣的主要場所,但消費一點都不便宜。深圳酒吧一支啤酒就要40多元人民幣,而在香港110至160港元能買半打,“高收入都頂唔順!” 

  落單慢態度劣 客忍氣吞聲 

  除價高外,最令古先生難以忍受的是服務員惡劣的工作態度。他說,部分餐廳服務員會將餐具丟至客人面前,點菜下單速度慢,經常下了幾次服務員都還不知要下什麼單。“這並非是語言問題,而是沒有用心去聽顧客的需求。”古先生說,有些菜在吃了半個多鐘頭都未上齊,要不停地催促,還要不停地說“不好意思,幫我們查查看”,感覺像是自己做錯事一樣。 

  口岸附近的卡拉OK店本來也是港人常去的消費場所,古先生指,很多掛名“量販式KTV”(註:量販式KTV現已成為內地城市最聚人氣的消費場所。“量販”一詞源於日語中的“大量批發的超市”,由此引申的量販式經營,指的就是透明、自助和平價的消費方式。這裡供應的飲料和自助餐價格低廉,包間費依每日時段、節假日的不同浮動,從幾十元到200多元不等。)卻沒有量販式服務。去唱歌一般都是4個小時左右,餓了只能在KTV裡的超市消費,而該超市商品價格明顯是普通超市的數倍以上。古先生舉例稱,一瓶礦泉水外面賣2元,裡面就要5元。4個鐘的包房消費160元,但最後往往花費超過300元,這種變相消費的情況令人難以接受。 

  娛場高消費 應酬另選址 

  古先生稱,過去經常與客戶在KTV消費談生意,當時最低消費是898元,現在最低為1,298元,消費增長了4成。雖然陪客戶應酬平均消費額都高於最低消費,但由於KTV酒水、小姐陪坐費等均上漲,果盤優惠也不及往昔,應酬成本已遠超預期,現除重大客戶外,自己一律選擇在辦公室或者茶莊與客戶商談,偶爾與朋友聚會,也會在大眾型KTV消費。 

  羅湖口岸新樂茶餐廳李老闆承認,目前在羅湖口岸餐廳消費的港客比往年大為減少,人均消費不超過30元,經常出現服務員比客人多的現象。他無奈地表示,各種食材價格普遍上漲,時蔬也是一天一個海鮮價,近半年已多次更新菜單應對成本上漲。 

  上水茶餐廳 客量增2成 

  此消彼長下,香港上水龍記茶餐廳老闆表示,近來店內客流量比以往有近2成的增長,不但本地港客增多,還有不少返深的內地客,會在過關前經過上水廣場做完最後的血拼後到店內充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