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德國官員:德對中國企業沒有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3 08:52:32  


 

  環球時報:德國是否發生過拒絕中國企業競購或併購案例? 

  普法費爾:到目前為止,還從未發生過中國的投資在德國遭到拒絕的情況。按照德國的法律規定,所有在德企業都是德國公司,無論他們來自中國還是美國,都享有同等待遇。任何中國企業都可以在德國投資建廠、收購德國企業。德國對外經濟法只在非常敏感的領域,如軍火領域有一定的限制。但到目前為止,這樣的事情還從沒發生過。而且我肯定,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發生。在德國不存在對外國企業的歧視問題。 

  環球時報:德國是否會對一些中國國有企業的“紅色”背景有所擔憂? 

  普法費爾:據我所知,第一批來德國投資的中國企業就是國有企業,有的甚至已在德國經營20年了。中國的許多國有企業在德國都有非常好的名聲。我來自漢堡,連那裡的小孩都知道“COSCO”(中遠集團)的名字。因此,對中國國有企業我們沒有任何偏見。 

  環球時報:對於想去德國和歐洲投資的中國企業,你有什麼建議嗎? 

  普法費爾:在德國,完成一個企業全部的註冊工作只需要14天時間,註冊的費用也不高。但投資決策的過程需要時間會長一些。中國企業一般要一兩年。這主要看中方的決策進展。如果企業家問我投資哪個方向好,我會誠實地說,如果你想來德國,就投資高科技與研發領域吧。 

  環球時報:你認為中國企業在德國積累了哪些經驗?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普法費爾:毫不誇張地說,目前在德國投資的中國企業都有成功的經驗。過去曾有過一些不成功的例子,主要是因為中國企業當時在投資前缺少對德國的詳細調查研究。現在這種情況已大有改觀,來德國投資的中國企業越來越注意事先“做好功課”。任何企業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必須對市場和產品的匹配性進行研究,分析法律環境,以及投資地的條件,比如原材料供應、雇員情況、銷售網絡、競爭條件等等。 

  官僚主義的問題在德國並不突出,而消除文化差異則需要雙方有開放心態。中國企業必須明確地告訴德國伙伴自己的設想,德國伙伴也必須傾聽中國企業的期待。 

  環球時報:德國企業家的創新與實幹是世界公認的,你怎麼看在德國投資的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的創新能力? 

  普法費爾:客觀來說,中國產品還不全是“高品質”的代名詞。在全球市場上,產品的競爭既講質量也講價格。我認為,中國是幸運的,在消費品生產上,中國具有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其產品讓每個人都買得起。這也是世界所希望的,並不一定是壞事。 

  不過,中國企業家很清楚,要想消除與世界精品之間的差距,需要有優良的投資條件和合作伙伴。一些中國企業有著成為世界頂尖企業的理想,希望在德國的平台上繼續發展。在德國的中國企業有意識地將更多的資金投入於技術研發和創新,為的是獲得更大利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