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重金申遺為保護還是為GDP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4 00:27:33  


 
  申遺者熱情高漲老百姓看法不一

  我國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已擁有40處世界遺產,位列世界第三。而每個項目單是前期的規劃編制、研討論證、國際咨詢等動輒就要花費成百上千萬元。

  只有“申遺”一條路麼?是不是沒有“申遺”的項目就得不到百姓認可和相關保護?相對於官方的熱情和巨大投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公眾對日益升溫的“申遺熱”褒貶不一。

  許多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申遺”本身是件好事,如果優質遺產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提高知名度並提升大家對其的了解和保護意識,那麼皆大歡喜。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特別是對“申遺”初衷和由此引發的景區門票漲價提出質疑。

  上海一家國企部門負責人劉險峰說:“‘申遺’成功是國家的榮譽,自然遺產豐富的我國申報理所當然,但公眾最擔心的是——又要漲價了。現在很多地方動輒一兩百元的門票相對於普通百姓的收入比例太高,不免有斂財之嫌。”

  北京市民李金剛說:“普通百姓沒有渠道表達看法意見,對‘申遺’的目的和作用也不甚明確;另外,幾乎所有項目都沒有向公眾公布,費用不透明都不知道納稅人的錢花在哪兒了。”

  粗略統計一下近年來身陷“漲價門”的景區,就不難發現公眾的擔憂並非沒有原因。例如:申遺成功後的石林,門票從先前的140元調整到175元,黃山旺季門票由200元上調為230元,一些著名景點的門票價格都在“申遺”成功後一路上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