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洋新招:建深汕特別合作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8 10:06:25  


改革開放30年,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演變成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圖為深圳地王大廈和深圳發展銀行所在的鬧市。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8月25、26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到汕尾市就深圳汕尾特別合作區建設進行專題調研。汪洋強調,推動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建立科學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和長遠有效的利益共享機制,為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創造經驗、提供示範。 

  據《羊城晚報》報道,為落實“雙轉移”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圳、汕尾經過多次協商,決定在汕尾市海豐縣域內共建深汕特別合作區。作為特別合作區起步區的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正在全面建設,園區內已簽約40個投資項目,投資總額476.6億元。 

  強調解放思想先行先試 

  汪洋實地考察了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規劃建設情況,並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深圳市、汕尾市有關深汕特別合作區情況匯報。 

  汪洋對深汕特別合作區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廠房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深汕特別合作區要以“創新發展,先行先試”為核心,以高端園區、生態園區、創新園區為目標,努力創建全省區域合作創新示範區。   

  汪洋強調,推動深汕特別合作區健康發展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合作區作為新生事物,難在創新上,特別是制度的創新上,需要有更開闊的視野、更高端的理念、更大膽的改革精神來推進,要善於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著力在行政管理體制、利益共享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探索建立有利於特別合作區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走出一條區域合作互利共贏的路子。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省委常委、秘書長徐少華,副省長劉昆等參加了有關活動。 

  另外,文匯報報道,廣東三大特區深圳、珠海、汕頭昨日邁進30而立之年。今年年初,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見圖)為三大特區拋出了三道問題:“三十而立”立起了什麼,靠什麼實現“三十而立”?迎接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能做什麼?未來30年特區再幹什麼?懷揣這三道題,廣東社科界的20多位專家組成課題調研組,奔赴3個特區和省直有關單位開展調研,並多次舉行專場研討會。幾易其稿,一份題為《廣東經濟特區30年改革發展調研報告》,終於在特區成立30年之際出爐。報告不僅回答了汪洋的“三問”,全面總結特區30周年的成敗得失,也為深珠汕特區下一個30年作出了全新的定位。 

  匯集了廣東社科界20多位專家心血智慧的《廣東經濟特區30年改革發展調研報告》指出,過去30年,“經濟特區”承擔了“試驗田”和“窗口”的作用,為摸著石頭過河並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承載了意義非凡的歷史重任。如今,廣東在中央支持下為三大特區的下一個30年,作出了明晰的定位:深圳特別是前海地區,以全面借鑒香港管理模式為突破口,承擔綜合改革實驗重任;珠海把橫琴島作為切入點,為粵港澳全方位對接與合作提供經驗和樣本;汕頭融入珠三角、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同時,在南澳島實驗和尋找新的改革舉措與動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