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資委要不要“退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2 10:12:47  


2003年,國資委的成立讓中央級國有企業“九龍治水”的局面有所改觀。
  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日載文《國資委要不要“退休”?》,摘要如下:

  最近,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很活躍。8月3日,發布了《國務院國資委2009年回顧》,前幾年,國資委也曾發布過“五年回顧”(2003-2007年)和“2008年回顧”;8月5日,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從125戶調整為123戶;8月6日──8月23日,先後調整了20多家央企的部分高管;8月30日,又聯合中組部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20人)央企高管公開招聘。

  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舉措,其背景非同尋常。8月底,自2003年3月國資委成立即擔任主任的李榮融,因“超齡”而退休,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王勇是繼任者。目前看來,央企的人事管理以及背後的公司治理,似乎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接力棒,也是王勇的“三把火”之一。但目前這種類行政化的舉措恰恰反映了整個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亂象,這一切源自國資委自身的多重身份,源自其主要職能和法律定位的模糊,為了健全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也許“四不像”的國資委也需要“退休”。

  2003年,國資委的成立讓中央級國有企業“九龍治水”的局面有所改觀,但這種“大一統”的格局也讓國資委承擔了過多的角色。目前看來,國資委既是出資人代表,承擔所有者的角色,又是監督部門,承擔了行政監管的角色,有時還越過董事會成為直接的運營者和決策者,比如,為央企選聘總經理和總會計師,要求非房地產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等。在公司治理健全的情況下,這些決策應該由董事會來做出,而不是直接由出資人代表或所有者做出。

  當然,由於目前國資委掌管的123家央企中有接近90%屬於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獨資公司,其中又僅有30%左右進行了董事會試點,由於是獨資,再加上有些企業或公司還沒有完善的董事會制度,就迫使作為出資人代表的國資委凡事都不得不親力親為,不得不以所有者或行政監管者的角色參與或者干預具體的運營。可見,“政企分開”在國資委這個源頭就做得很不到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