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湖北發現抗戰時期國民黨3000餘將士遺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2 20:26:52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9月2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政府召集了多名文史專家,對近日在該地一工地施工中發現的大量遺骨進行了考證。專家認為,這些遺骨屬於抗戰時期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的將士,數量可能多達3000餘具。目前當地一些村民已提出申請,建議建立烈士陵園紀念抗日英雄。

  新華社報道,遺骨發現地位於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村委會背後宜(昌)巴(東)高速公路工地的一片山坡上。2日,記者來到現場時看到,泥土開挖過後受雨水沖刷,露出了很多人體遺骨。當地63歲的村民李先愛已經在數十平方米的範圍內找到數十截遺骨。據當地多位村民回憶,他們過去在田間勞作時經常會發現遺骨。經專家考證,這些遺骨的分佈範圍大約為30畝地。

  現場考察的夷陵區文物普查辦公室副主任餘國斌介紹,根據史料記載,這些遺骨應當屬於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的將士。國民黨遷都重慶後,為阻斷日軍入川的線路,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曾在這一入川要道與日軍對峙、鏖戰近4年。

  73歲的村民秦德標出生於南邊村,回憶起小時候5、6歲時的經歷,老人記憶猶新。“1942年,時任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師長傅正模在南邊村買下30畝地用作陣亡將士公墓,並在旁邊建了一所野戰醫院。”秦德標說,“將士在戰鬥中受傷後都被送到這裡治療,由於醫療條件簡陋,不少人都不治身亡並葬於公墓,埋在這裡的除了陣亡將士,還有許多死亡的當地支援前線、運送生活物資和武器彈藥的民伕。”

  在山坡上有一塊殘碑,是傅正模師長為陣亡戰友所立,上面所刻的“不成功,便成仁”幾個字依稀可見。

  根據抗戰老兵的回憶以及殘碑記載,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至少有3000餘陣亡將士埋葬在此處。據了解,這段歷史在《宜昌縣文史資料第9輯》中也有記載。

  夷陵區文化局文化科科長楊永泉表示,目前文化局已委託南邊村村委會把暴露在地表的遺骨收集起來,具體處理措施尚在醞釀之中。據了解,秦德標等20多名村民已向當地政府提出聯名申請,建議保護遺骨發現地,建立烈士陵園,以紀念這些為抗日戰爭付出生命的民族英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