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教育部回應教材删經典:新課改篇目基本無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0 12:22:15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50、60後”還記得進城賣麻花的農民陳煥生;“70後”最熟悉“閏土”;“80後”接觸愛情或許源於《孔雀東南飛》……網上關於“中學語文教材內容出現較大調整”的熱議又挑起了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採訪中,多位市民都表達了對中小學時代語文經典篇目的懷念之情。
  
  廣州日報報道,日前,網傳新課改教材將撤下大批魯迅作品引發各大媒體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教育部,教育部昨日向該報作出了書面答覆。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有北師大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負責高中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的出版。經教育部核實,只有廣東教育出版社從適合學生寫作參考和提高選文思想性出發,對五個必修模塊做了微調,其中將魯迅的《藥》更換為《祝福》。

  針對網上熱議的“2010年多地中學語文教材內容出現較大調整,其中魯迅的《阿Q正傳》、《紀念劉和珍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廣東版則將《藥》換成《祝福》。而巴金反思‘文革’的文章和餘華的小說等被新選為課文。教育部給予回應稱,“新課改以來,語文教材篇目基本沒有變化。個別版本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學生反饋意見,曾進行過必要的微調。”

蘇教版高中語文近年已穩定

有些作品從必修

教材移到選修本

  據《揚子晚報》報道,“現在我們必修課本裡魯迅先生的文章有《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以及《祝福》,還有專門的選修教科書《魯迅作品選讀》呢。”南京一中一位高二學生告訴記者。

  “最近這兩年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幾乎都沒什麼變化!”江蘇語文特級教師曹勇軍告訴記者,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篇目已經穩定下來,今年做的微調僅限於技術層面的。

  據了解,江蘇2005年進入課改以後正式使用蘇教版新教材,而根據課改要求編寫的教材分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很多人一談教材就盯必修部分,其實對於教材來說,必修和選修是相輔相成的。”曹老師說,必修教材不可能把所有經典作品都放進去。經過權衡,有些作品從必修教材裡退了出來,移到讀本或選修本中了。

50、60後

最記得《烏鴉與狐狸》《小馬過河》

  生於1955年的作家莫言曾說,要問他學過的哪篇課文記憶深刻,他首先想到的是《烏鴉與狐狸》,還有《小馬過河》。“我記憶深刻的就這兩篇,那時還帶拼音,有插圖……”童年時期受過的教育對自己的影響也許不那麼直接,但卻是潛移默化的。

  《陳煥生進城》讓教師邵長思頗有感觸,而出生在湖北農村的黃先生也說,當時離家到鎮上讀高中就恰似“陳煥生進城,看什麼都新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