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社台北論壇:台教科書去中國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9-14 00:15:10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表示,這次研討會是參加過中評社所有研討會中最沈重的一次。有氣憤、有無奈、有沈痛。張亞中表示,民族認同不同於國族認同,台灣內部目前對於認同中華民族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卻有不同的國族認同。從陳水扁政府開始重編,到馬英九政府核定的高中歷史課綱,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台灣一個新的國族認同。新的歷史教科書雖然沒有明確說“中華民國”不是中國,但是卻等於清楚地告訴高中生,“中國”不是“我國”。

  張亞中表示,新的歷史教科書仍然維持“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教學脈絡,將原住民歷史做為台灣史的開端,因此,在認知上形成荷蘭、明鄭、清朝、日本、甚而國民黨都在這個歷史的脈絡下成了“外來政權”,只有到1996年完成“總統”大選,“中華民國”政府才成為正當性的政府。在時序上,“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六十多年,是放在台灣史,而非中國史部分教授。這樣的課綱,等於為“一族兩國”(一個中華民族、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中華民國)創造了理論的基礎。在這樣的論述下,兩岸成為“異己關係”,“中華民國”已經是一個華人國家,而不再是個“中國人”的國家。

  張亞中表示,這樣的歷史課綱會徹底切斷兩岸對於“同屬一個中國”的連結,兩岸統合學會將繼續大力發聲,以期懸崖勒“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