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存款利率連續7個月為負 或誘房價猛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3 09:50:21  


1萬元存銀行1年要縮水125塊。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5%,創22個月來新高。與此同時,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維持在2.25%,年初以來形成的居民銀行存款利率為負的局面進一步固化,存款負利率困局亟待破解。

  存款負利率格局進一步形成

  揚子晚報報道,數據顯示,我國CPI同比漲幅自去年底以來持續走高,在今年2月份達到2.7%的高點,超過了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實際存款利率也由正轉負。而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當前物價水平不但超過了2.25%、2.79%的一年期、兩年期存款利率,而且首次超過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實際存款已連續7個月為負,負利率格局進一步形成。

  存款負利率給儲戶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7月份當CPI同比漲幅達到3.3%後,城鎮居民一年期存款實際貶值首次超過1%,達到1.05%,8月份CPI同比漲幅再創新高,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貶值達到1.25%。這意味著長期下來,居民手中的一萬元存款,一年後實際縮水超過125元。

  我國百姓對負利率並不陌生,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很多年份裡,居民存款利率都出現過負值。經濟學家認為,當物價水平維持一定程度的溫和上漲,只要政府維持低利率政策,實際存款利率為負的可能性很大。

  持續負利率誘發房價瘋漲

  除了導致存款縮水外,如果存款負利率進一步擴大,則直接導致我國居民對自身財富的重新配置行為,助推社會通脹預期,並令投資行為發生扭曲。一方面,通脹預期會快速抬頭,另一方面,鼓勵居民財富進入樓市等資產價格市場的信號會得到強化,最終不利於當前經濟調控。

  有研究發現,正是在上一次持續負利率狀態下,資產價格出現了大幅飈升。根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的觀察,當2007年出現了物價快速上漲、負利率變得較為嚴重之後,中國房地產市場恰好迎來價格猛漲時期。尹中立指出,從2007年的情況看,當CPI超過5%以後,老百姓對負利率的擔憂與日俱增,投資者的情緒開始變得十分敏感,於是出現恐慌性購買資產的行為。

  “2007年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從7月份超過5%的關鍵點,之後高點在8月份達到6.5%,與之相對,我國股市在這兩個月間分別大漲17%和16.7%,房價也出現飈升。當時市場流行的一句口號是‘跑不過劉翔,但必須跑過CPI’,老百姓對存款負利率的擔憂溢於言表。”尹中立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