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逾57萬港人患疑病症 經常“摸自己檢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3 11:20:36  


中大調查發現,約五十七萬港人過分擔心患有嚴重疾病,造成情緒困擾。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都市人愈來愈注重健康,但原來過分擔心身體亦可能是病。星島日報報道,香港中文大學調查發現,逾一成受訪港人有過度疑病行為,推算出約五十七萬港人過分擔心患有嚴重疾病,造成情緒困擾。有家庭主婦擔心患癌,經常“摸自己檢查”,並多次作磁力共振、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更試過在一個月內求診十多次,精神常處於無助、驚恐的狀態。

  中大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指出,親友患重病、曾有不快的求診經歷、常作自我檢查等均是過度疑病行為的誘因,形成疑病思想,引發行為包括過度擔心患有嚴重疾病、怕接觸有關疾病的新聞或信息等,造成焦慮、恐懼、抑鬱等,伴隨各樣的情緒病,形成惡性循環。

  五十多歲的家庭主婦 
 
  Hydee於十二年前,開始經常自我撫摸身體作檢查,家人、朋友均成為她檢查的對照對象,雖然女兒、丈夫多番安撫,亦無減她的疑慮。她一但摸到自己身體有異,即會嚎啕大哭,更試過在深宵驚醒,喚起熟睡中的丈夫,替她檢查身體有否腫塊,更曾在一個月內求診十多次。

  以往醉心烹飪的她,自多年前做過膽臟手術,妹妹與姐夫先後患上癌症後,隨即變得無心煮食,不但晚上無法安睡,早上亦不敢外出。她說:“鄰居多是醫生,所以很怕遇到他們,怕他們證實我真的有病,但又不敢搬走,怕萬一深夜病發,都有醫生可以援救。”她一方面到診所進行各式各樣的身體檢查,另一方面又怕發現當真患病,故自己從不拿報告,只由丈夫代勞。

  她後來確診患有疑病症、嚴重程度的經常焦慮症及抑鬱症,進行認知治療,明白種種疑慮全因心理作用,不再作自我檢查,現時疑病情況已大減。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去年九月在港,進行亞洲首個關於疑病症的調查。結果發現三千名受訪者中,逾一成有過度疑病行為,以四十五歲至五十四歲的中年人士的比率較高。李誠表示:“調查已剔除了有長期病患受訪者的數據,否則我相信比率將會更高。”

  調查亦發現,逾五成人擔心自己健康狀況,近四成七人在媒體認識到某種病時,就會擔心自己患上該病,另有人甚至不相信醫生診斷。疑病的行為愈多,出現的身體症狀亦愈多,首三項最常見的身體症狀屬睡眠問題、手腳關節痛、疲勞或缺乏動力。而近兩成疑病行為人士,每月均求診一次或以上,但認為醫生未能釋除他們對身體健康的憂慮,對醫生的滿意度亦較常人低。

  調查顯示,逾兩成疑病行為人士常感到緊張,比率較常人高出三倍,他們常覺得自己無用、做事吃力,因此患上嚴重焦慮症及抑鬱症等情緒病風險,亦是常人的兩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