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聯合搜救演練 “準軍事”規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4 15:04:23  


  中評社台北9月14日電/權威人士指出,本月十六日兩岸將舉行《二○一○年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這雖不具有真實意義上的軍事互信,卻能為兩岸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協作打下基礎,既有助因應兩岸大三通時代的來臨,又能增進兩岸互信。

  中國時報報道,據稱,操作海上演練的對口單位是台方“海巡署”,以及大陸交通運輸部所屬的中國海上搜救中心,規格明顯高於兩年前兩岸首度舉行的金廈小三通航線海上救難聯合演練。當時,台方僅派出金門縣政府港務處的一艘“金港一號”拖船參演,如今升格由“海巡署”派船,包括“金門艦”等多艘海巡船艦和空勤總隊直升機等,陣容空前。

  為迴避敏感政治問題,雙方參演船隻均懸掛“演習旗”,演習地點在金廈小三通航線靠近二擔島附近海域,和兩年前的海上搜救演練類似。當時大陸出動船隻約三十多艘,包括大陸交通運輸部所屬“東海救助局”的船隻。

  由於“海巡署”具有“準軍事”的司法管轄性質,對當前的兩岸關係而言,容易引發各種聯想。大陸軍方人士表示,海上人道救援屬於“非傳統安全”領域,為國際安全領域新的課題,對兩岸關係尤具現實意義。大三通時代來臨,兩岸往返船隻頻繁,誰能保證萬無一失。三通航線發生船難,兩岸都有義務協作搶救。

  對於兩岸探討建立軍事互信的問題,大陸有關人士認為,陸方已感受到馬政府的“退縮”,怕影響五都選情和大選,大陸方面也都能理解。大陸在意的不是撤除飛彈等枝節性問題,“這完全可以談的”,而是馬政府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真正意圖,以及對兩岸關係定位的戰略選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