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14日電/聯合晚報特稿分析指出,弭平花風爆,郝龍斌揮淚斬馬稷,外界解讀頗有府黨出手援救痕跡。但要扭轉北市選戰出現黃金交叉,藍營要有重新設定議題的能力,讓選民更清楚體會五都、尤其北北都如何躍升為國際城市的願景,以及“中央”與五都同黨執政對人民的好處,否則花博不會只是郝龍斌一人的災難,更將是藍營2012年的惡夢。
四年前的北高選戰,國民黨就因為陳菊“走路工”事件,高雄該贏未贏,加上郝龍斌在藍大於綠的北市得票數遠不如預期,國民黨該場選戰被解讀形同敗選。遺憾的是,四年後看來,藍營在北高的劣勢未被有效扭轉,候選人努力是否足夠、得法,確有需要檢討並及時調整之處。
金融海嘯讓世界各國領導人都陷入執政危機,反對黨的優勢是除了綠營基本票,還可以吸收對現狀不滿的游離票,這對執政者不利,郝龍斌承受的不滿情緒,某些就是來自大環境的不利,“中央”豈能坐視不見。
馬政府上台兩年雖展現迥異於扁政府的路線與風格,但客觀經濟情勢難以完全克服,選民對他的高期望與現實的反差,讓政府民調始終在低檔徘徊,這樣的大環境,對五都選戰不是沒有影響,馬政府當前該努力的,還是應勇敢提出更清晰的願景,提出具說服力的願景,讓選民相信情況好轉中,並有耐心繼續等待。
綠營五都候選人不是沒有執政經驗的白紙,綠營候選人的作為,是否真如其形塑地充分理想,是否真的能和扁政府及民進黨的“鎖國”路線一刀切割?如何讓選民如實檢驗藍綠候選人的表現,執政黨要救五都,如何團結黨的力量,發揮有效的攻擊火力,考驗黨的領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