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邵宗海:建立政治互信 歡迎王毅訪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7 11:46:33  


  中評社台北9月17日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邵宗海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國台辦主任王毅可不可以訪問台灣?聽起來有點聳動,但如果真的實現,這對兩岸關係的進展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旺報專訪時表訪台意願 

  文章說,今年3月30日王毅接受《旺報》專訪時曾表達:兩岸事務主管負責人互訪並非不可能,在不增加台灣社會對立下,只要時間、時機與條件允訴,他願赴台參訪,實際瞭解台灣情況,並與台灣民眾交流,聽取大家的看法意見。王並說:“如果有時間,最想爬玉山”。

  9月10日,王毅到上海世博會台灣館參觀,他認為這次參觀台灣館算是先來感受一番,未來如有適當時機,也想到台灣看看,與民眾交流。但王毅也說:不希望因他訪台引起糾擾,所以還是要等時機。

  文章說,此二談話,再對照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在今年6月12日記者會上的發言,會發現王毅訪台意願應是相當強烈。范表示:“王毅主任今年3月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已經表示過了,他當然願意到台灣走走看看,如果時間、時機及條件允許,他本人訪問台灣,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范也提出3個待決的問題:何時合適?為何而去?各自的名目(職稱與身分)能否為對方接受? 
  由此可見,王毅作為國台辦主任的身分,如能實現他最想前來台灣的夢想,最大的問題就是“時機”。套用范麗青的說法,就是王毅必須說得清楚:“為何而來”?至於“身分”和“時間”問題,可能就不是絕對的重要關鍵。

  首先,北京掛了很多官職身分的部級官員,已經有多名來訪過台北,這包括近期來台的文化部長蔡武、國務院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即使國台辦具有部級身分的同仁,如鄭立中與孫亞夫兩位副主任,也曾登台多次參與會議。這說明部級官員的“身分”訪台應該不是問題。

  其次,目前是兩岸交流最和諧的時期,加上ECFA簽署後,兩岸民眾感染彼此誠意也正值高峰之際。自2008年接任國台辦主任後,王毅正是“兩岸和諧關係得以展現”大陸方面幕後最重要的推動者。所以,對王毅來說,沒有比現在更適合他來訪台灣的時間。

  三理由可支持王毅訪台 

  文章說,因此,如能說明王毅是“為何而來”,那麼王毅來台就不會是想像中的困難。下面有3個理由可以支持王毅的“台灣訪問之旅”: 

  1、兩岸當局都強調要相互建立“政治互信”,王毅的來訪將促進這方面的發展。王毅說過:“2008年5月,中國國民黨在台執政後,兩岸雙方就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達成重要共識,這就使兩岸有了基本的互信,也為雙方逐步培育和形成良性互動奠定了基礎。有了這些共識和基礎,大陸方面才更有條件,也更有可能把大陸人民對台灣民眾的同胞之情轉化為我們這兩年來推行的一系列積極的對台政策舉措”。僅是這樣的看法,台北就值得去主動邀請王毅來台看看。

  2、在台北《國統綱領》的中程“互信合作”階段裡,對兩岸交往的發展順序有如此的規範:“兩岸應建立對等的官方溝通管道”,這順序是排在“三通”開放之前。當2009年8月31日最困難的“兩岸直航”都已經展開,現階段對王毅如此位階官員的來訪,台北實在沒有理由不予以慎重考量。

  3、王毅曾說過,他願赴台參訪,實際瞭解台灣情況,並與台灣民眾交流。他作為大陸對台工作的最高官員來說,能到台灣走一趟,看到台灣實際情況,才能真正瞭解台灣民眾心裡想的是什麼。

  文章說,我們期待:台北當局主動邀請王毅訪台,也希望“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得到北京同樣的邀請,讓兩岸終能邁入官方溝通的管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