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文章:王毅訪台可加深兩岸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0 11:05:07  


  中評社台北9月20日電/台灣旺報今天發表兼任講師董致麟的文章說,17日貴報刊登了〈建立政治互信 歡迎王毅訪台〉一文,筆者對此深有同感,以目前兩岸交流的程度,是應該逐步地由主管旅遊、文化等各類事務的官員交流,轉向主導兩岸政策相關單位的首長互訪,以建立下一階段兩岸政治對話的互信基礎。 

  首先,王毅訪台可以增進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王毅為大陸主管台灣事務的最高官員,他的訪台將具有比陳雲林訪台更實質的意義,這表示兩岸交流可以脫下白手套,從兩岸兩會的半官方式交往轉變成為官方的正式交往,這對兩岸間的交流絕對是更向前邁進一步。 

  其次,王毅訪台可以直接地體會到台灣民眾的感受。對王毅來說,除了體驗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也可以藉由與綠營民眾的接觸,第一手地感受到台灣內部抗拒兩岸交流以及反中民眾的心聲。 

  再者,王毅訪台可以實際地看看兩岸開放兩年多來,中共對台“讓利”的實際成果,經由實地考察,看看ECFA的簽定以及兩岸擴大交流後台灣的實際變化,以提供下一階段中共對台決策的參考。 

  準此,從大陸的角度來看,並無禁止王毅訪台的理由,而透過王毅的訪台,除了可以加深兩岸的政治互信外,或者大陸方面也可邀請“陸委會主委”訪問大陸,更近一步落實胡錦濤所謂兩岸應“互利共贏”的目標。

  回應邵宗海〈建立政治互信 歡迎王毅訪台〉一文 以高層互訪深化兩岸關係

  另外,旺報今天也發表兼任助理教授劉性仁的文章說,日前邵宗海教授提出,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可不可以訪問台灣?邵教授以王毅兩段話證明他想來台的意願,並點出王毅訪台的3大關鍵點:訪台時間?訪台的目的性?及訪台的職稱與身分能否為台灣及大陸當局雙方都能接受?邵教授以3理由來支持王毅訪台,有論理依據,然而情況是否為兩岸當局所採納,則仍有待觀察。 

  首先,筆者深信兩岸高層互訪,包括兩岸當局最高領導人或主管對岸事務的領導人互訪,對於增進瞭解及面對面的溝通,絕對具有正面助益。此外,互訪有助於對情勢之正確判斷,也未超出《國統綱領》三階段論的範圍,然而真正的挑戰恐怕還是在於身分及目的性。 

  身分倘若有一方感覺無法接受,那麼互訪便失去可能性;互訪的目的性倘若不明確,兩岸人民無法充分了解內容,媒體無法全面公開,那麼互訪的意義其實不大。 

  其次,高層互訪是否一定有助於政治互信的建立,恐怕情況也並不一定如此。政治互信的建立,高層意志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民間想法;如何加強兩岸民間的善意及互信基礎,或許要比高層建立互信基礎更為重要。再者,雙方高層互訪最重要的目的便是看的見、聽的見,但所看所聽是否真能反映地方實情,事實上也不無疑問。 

  邵教授先行的看法,倘若實踐必然對於兩岸關係的正面進展,有很大的幫助,但也不能不留意“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筆者樂見兩岸高層互訪早日到來,雙方主管事務部門的高層能夠在:1.雙方都可以接受,2.過程可以清楚公開,3.議題透明清楚的情況下,更進一步進行對話交流,則可促使兩岸關係正常化與制度化建立,進而開創兩岸和諧發展的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