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德成:抗日英烈萬古長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4 11:11:29  


曾德成(左四)及劉皇發(左三)等出席抗日英烈紀念碑的重建開幕落成儀式(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在中日釣魚島事件紛爭未平息之際,香港位於新界大埔烏蛟騰的抗日英烈紀念碑昨日(23日)舉行重建開幕落成儀式。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紀念碑的翻新重置,令先烈抗日曆史萬古長存,後人得以繼續學習前輩愛國、愛港、愛鄉的精神。他不評論本港民間的保釣行動,只稱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外交部正處理事件。

  香港大公報報道,開幕禮上,有多位嘉賓致詞,並為烈士紀念園牌樓、紀念碑進行揭幕儀式,現場有過百名抗日老戰士及親屬一同見證。紀念園入口處的牌樓兩側刻著“紀昔賢滿腔熱血”、“念先烈瀰世功勞”。園內的紀念碑約五米高,上面刻著由原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的親筆題字,命名為“抗日英烈紀念碑”,底部刻著“浩然正氣”四字,以表達對抗日烈士的崇高敬意。

  曾德成致詞時說,一九四一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佔領香港,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日子。新界人一直有保衛家國的傳統,在危難時期,東江縱隊領導新界人民奮勇對抗日軍,宣揚抗日訊息;烏蛟騰及附近村莊全體村民堅毅不屈、誓死反抗,多人壯烈犧牲。

  曾德成表示,抗日戰爭勝利至今已經多年,中國人民包括香港同胞,在抗戰中煥發的偉大愛國精神,仍然是激勵大家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的建立,是民眾為彪炳本地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紀念碑多年來經歷風雨沖刷,現在翻新重置,令先烈抗日曆史萬古長存,後人得以繼續學習前輩愛國、愛港、愛鄉的精神,英雄事跡流芳百世。

  劉皇發:以烈士為榜樣

  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表示,八年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數字達二千多萬人,財物損失多達一千多億元,所造成的創傷至今尤有餘痛。在八年抗戰的艱苦歲月中,成千上萬的愛國同胞為了保衛國土家園,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寫下最悲壯的一頁,亦令中國從此走上富強的大道。

  劉皇發說,在日本侵佔香港時期,烏蛟騰村村民上下一心、共赴國難、投身抗日、堅毅不屈、捨身報國。眾人的英勇事跡將會與日月同光、流芳百世,這不但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加是新界人的光榮。

  劉皇發表示,紀念碑重建落成除了是紀念當日抗日烈士的英勇事跡,亦標誌著新界鄉民抗日的光輝歷史,讓後人能夠借歷史為鑑,作出反思;並以抗日烈士為榜樣,繼承愛國、愛港、愛鄉的精神保家衛國,為追求和平、建設祖國而努力。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管理委員會主席李冠洪表示,烏蛟騰村有不少抗日事跡和愛國、愛港、愛鄉的動人故事。為了緬懷英烈,村民於一九五一年在私人土地建立紀念碑,自此以後,村民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都舉行謁碑儀式,弘揚民族精神。紀念碑重建工程順利完成,有賴北區民政事務處上下協助,並由北區區議會撥款興建。據了解,工程費用約為一百萬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