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東野指出,兩德互動經驗證明了“經濟與政治交流愈密切”愈可能減少雙方誤判、誤解,降低威脅與衝突。目前兩岸互信明顯不足,如同1950年至1960年代的兩德,兩德簽署“基礎關係條約”,能為兩德的政治定位找到雙方“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模式。兩岸迄今雖已大幅度展開各領域交流合作,但政治定位問題卻仍受限於雙方對一個中國內涵的不同詮釋。
吳東野認為,目前台灣大多數人可能不支持台獨,但也不願與大陸統一,問題是兩岸是否能長期維持非政治領域的交流合作,而不思考兩岸的政治定位?馬政府也終將面對兩岸的政治談判,此時若能集思廣義,從“立足台灣,胸懷大陸”的角度,或能為台灣的長期發展尋找一條最能保障安全與繁榮的路徑。
我們認為,吳東野的觀點“經濟與政治交流愈密切”愈可能減少雙方誤判、誤解,降低威脅與衝突,是極為重要的結論,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我們還認為,兩岸關係要分步推進,先經濟後政治,並不是說,只有經濟,沒有政治。任何時候,經濟與政治是互相擰為一股的,無法剝離的。當然,經濟與政治可以分開處理,但是,絕對不可以無視政治的存在!
兩岸切勿忽視經濟與政治的互動關係,如果兩岸關係中只有經濟而排斥政治,那麼,兩岸關係將處在高度不安全的境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