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臻又一“蜜月期”
近年來,中德關係持續升溫。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以來,先後4次訪問中國。在最近一次訪華時,溫家寶親自陪同她前往西安參觀。默克爾在西安度過了她的56歲生日。
有輿論分析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德國在歐盟國家中率先實現經濟復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大幅增長。同時,中德都是製造業大國和出口大國,兩國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方面立場相近。正是由於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使中德兩國關係持續向好。兩國總理的這次“超常規”會晤,意味著中德關係進入又一個“蜜月期”。
專家解讀:中德會晤引領中歐合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中心主任邢驊向香港文匯報形容,中德總理的此次的“超常規會晤”在外交史上很不尋常,格外引人注目,充分顯示出中德在新形勢下對推進兩國關係以及中歐關係,有大量的新想法、新衝動、新需求和新動力。雙方達成的多項實質性共識不僅對兩國關係有啟示意義,對中歐關係也具有引領作用。
邢驊表示,中德兩國領導人在各自日程安排均非常緊湊的情況下,仍決定舉行雙邊高峰會晤,突顯出兩國對雙邊關係的高度重視。邢驊指出,中德領導人在中歐領導人會晤前達成的多項實質性共識,不僅對兩國關係有啟示意義,對中歐關係也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外交學院歐洲問題專家李旦教授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從外交慣例看,領導人出訪一般極少調整日程。中方在德方一再盛情邀請下做出的突破性舉動,顯示出兩國關係的“好兆頭”。他說,德國是推動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發動機”之一,中德這一重要經貿夥伴加強合作,無疑將對推動中歐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有外電分析認為,在近期中美、中日關係因美韓軍演、美國插手南海以及釣魚島之爭出現緊張的大背景下,中德、中歐加強合作,大有在外交上突圍,制衡美日封鎖之勢。
對此,邢驊認為,外界或有此種看法,但中德此番會晤更多仍是出於雙邊關係考量。李旦說,上述判斷應只是媒體過於表現化的判斷猜測,事實上,無論中美、中日、中德,還是中歐,這些大國關係的內容都是豐富而又複雜的,都是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絕非簡單化地非黑即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