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美國面對的中國挑戰 並不是人民幣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9 01:08:18  


中國人民銀行8日將人民幣兌換美元的中間價定為6.6830元。自中國政府在六月份宣佈放鬆對人民幣匯率控制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2.3%,達到歷史新高。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美國眾議院於上周通過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隨後,歐盟加入施壓人民幣升值,美總統奧巴馬、財長蓋特納等更頻頻對人民幣施壓。不過,美國著名時評人指出,美國所面對的挑戰,並不是人民幣值。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著名主持人、美國《時代雜誌》撰稿人法理德.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7日撰文《時代雜誌》。曾經兩度專訪總理溫家寶的札卡利亞表示,美國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不是人民幣幣值本身,歷史已經證明,單靠貨幣升值不能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札卡利亞指出,中國投放巨大資源於教育事業,產業鍊逐漸升級,未來美國所面對的挑戰,不是人民幣匯率,而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民。文章摘譯如下:

  9月29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共同支持“人民幣法案”,將匯率低估視為出口補貼,授權行政部門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課徵平衡稅。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打擊人民幣匯率過低的黃金機會,但其實不是。這法案毫無意義,並且是對中國的最危險的煽動。法案不能解決美國所希望解決的問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是美國國內不斷升溫的反中國情緒的一個表現,美國將因此失去了應對真正的中國挑戰的機會。

  人民幣幣值被低估是無可置疑的。中國因此可以把他們所生產的玩具、衣物、電子產品以廉價出售到國外,特別是美國和歐洲。但匯率只是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的其中一個原因。(其他原因包括低工資、優良的基建、殷勤的商務招待、服從性高的工會,以及辛勤的勞工)單單把人民幣升值,不會改變一切。

  大部份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較美國企業低25%。如果中國政府不作干預,人民幣兌美元將會升值20%。因此,假如把中國貨品的製造成本提升20%,也不會使美國的工廠更具競爭力。最終,其他低工資經濟體,如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將會得到好處,他們生產的貨品與中國所造的差別不大。再者,這些國家,以及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同樣地將幣值貶低。

  2005至2008年間,由於美國政府對中國施壓,中國容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1%。儘管匯率急劇上升,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出口額仍然不斷擴大。當然,受到經濟衰退的打擊,中國出口放緩,但與其他同樣不容許其貨幣升值的國家相比,中國出口放緩的速度則比較溫和。因此,儘管中國的貨品相對昂貴,他的經濟表現仍較其他出口國家優勝。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