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五中全會前瞻:關鍵時期發展的重要會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2 11:29:02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據新華網報道,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五中全會將審議“十二五”規劃文件稿,勾勒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路徑與圖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如何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即將召開的五中全會牽動著社會各界的期盼目光。 

  中國經濟體繫在“十二五”期間將進入從工業化中後期的階段轉向工業現代化加速的階段,因勢利導,加速工業化的現代化進程,創新技術,提高效率,保護自然環境成為了新的工業化發展的方向。防止氣候變暖以及發展低碳經濟成為一國發展繞不開的主題。人類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在於大幅度地提高稀缺資源的生產率。從這個角度看,低碳經濟革命的實質,是從傳統的勞動生產率時代進入到未來的資源生產率時代。今天,制約人類經濟發展的稀缺資源已經從勞動力轉移到像化石能源和大氣容量這樣的自然資本,因此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生產率,將是未來幾十年經濟創新的主要任務。
 
  中國處在發展和轉型並重的關鍵時期 

  “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階段,向著中高收入經濟體系邁進。從國際經驗看,邁向中高收入體系後既面臨繼續大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是轉型的關鍵時期。國際經驗表明,若發展戰略不能及時轉型,經濟將面臨被原有增長機制鎖定的風險,從而使經濟體在中等收入階段處於停滯徘徊期(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經濟經過30年的高速趕超,形成了政府積極動員資源、企業低成本競爭、政企相互促進的一個獨特的工業化道路,極大地將中國的比較優勢發揮出來,取得了出口導向戰略的成功,激勵了中國工業化的大發展。然而這一增長機制隨著城市化和國際化的加速,逐步受到挑戰。要素價格重估、成本正常化、社會保障體制建立的加快,使得低成本競爭的工業化機制不可持續的特性凸顯出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