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諾獎經濟學得主悲觀預測美國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3 08:54:55  


在美國紐約皇後區,失業者在街邊等待雇主雇傭。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戴蒙德,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悲觀,預言美國經濟將經歷緩慢而痛苦的復甦,他說:“我認為這個過程將緩慢進行,且令整個經濟痛苦,顯然也會使難以求職的人痛苦。”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戴蒙德周一在麻省理工出席獲獎後首個記者會,戴蒙德在作出上述悲觀預測的同時,又以較樂觀的語氣稱,美國經濟“適應力很強,員工和僱主將會適應能使經濟正常運作的方法”。

  戴蒙德為美國政府在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出手拯救大銀行的做法辯護,指出“拯救大銀行儘管不討好……但在維持經濟運作上絕對重要。若非如此,失業率會更高。”至於華府應否推出第2輪刺激經濟措施,戴蒙德認為也有其價值。

  莫滕森:失業源於金融市場問題

  共享諾獎的莫滕森則指出,結構性問題令美國失業率持續處於歷史高位,但真正問題是“資本市場出現功能障礙”,令小企業難以融資作招聘。雖然華府已對金融市場採取有力的行動,但影響勞工市場的能力十分有限。

  莫滕森說:“勞工市場的現況象徵著更複雜的金融市場問題……你不能簡單地操控利率來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涉及建立信心和未來希望的複雜關係。”他認為,要解決失業困境,首要創造服務業就業機會。目前小型企業的職位佔美國勞工市場的3/4。

  莫滕森指出,政府應扮演的角色,是協助市場運作順暢,增加市場信心和幫助失業人士。當被問及美國失業情況何時才有好轉時,他笑說:“經濟學不是一門預測的科學”。

  然而,莫滕森也應要求作出預測,認為失業率將持續高企一段時間,同時商業繼續面對信貸融資困難,消費者信心仍然疲弱。戴蒙德就認為,美國失業數字將緩慢下降,他支持政府進行更多干預,同時也強調他相信市場調節機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