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特首施政報告實而不華 推房屋新策扶貧大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4 09:19:18  


曾蔭權在記者會上就施政報告回答記者提問(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民心我心 同舟共濟 繁榮共享”,這是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13日)交出的兩萬三千字的長篇施政報告,內容既是一如以往的涵蓋民生、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大範疇,卻又一改連續多年來的大方派糖形式,更多的是實而不華的政策措施和發展方向。

  香港大公報報道,施政報告在房屋政策方面最為濃墨重彩:為解決夾心階層置業困局提出新思路,並兼顧各階層住屋需求;有長遠土地供應政策,也沒漏掉舊區重建和樓市規範。

  回應貧富差距難題,報告提出百億計“關愛基金”的新猷,官商合作“大包抄”,以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市民。其他大至醫療、教育、經濟發展、兩地及港台合作,以及政制發展等,細至各項社會服務如便利市民還書、興建寵物公園等報告內容,也回應了市民的不同訴求。

  繁榮應該共享,同舟當得共濟!這是社會認同的價值觀,這一抹橙黃的溫暖“陽光”,能否破開“看守政府”的“無為”陰影,為共創和諧香港帶來溫暖的氛圍?

  先租後買 協助置業

  樓價高公眾置業難,特首叫停買樓移民,房地產由今日起暫時剔出投資移民計劃的投資類別;出招助夾心,政府與房協合作推出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五區預留土地興建五千個單位,首批一千個青衣青綠街單位二○一四年前落成,租戶可取回一半淨租金用作買樓首期。

  增加土地 穩定樓市

  增加土地供應,從根本處理樓價高企問題,長中短期措施包括北角邨、何文田等市區靚地納入明年勾地表,啟德用地提早於二○一五年推出市場,東湧與屯門等區研究填海造地;另外推出新的市區重建策略,啟德預留用地供市建局負責建屋供樓換樓。

  嚴管“發水” 四招齊出

  回應社會關注發展商興建新樓瘋狂“發水”賺取利潤,特首四招收緊管制“發水樓”,明年四月起,新入則樓宇的總面積寬免以一成為上限,部分環保設施不設入總樓面,並減少停車場寬免。

  百億基金 官商扶貧

  關懷弱勢社群,特首決定成立一百億元“關愛基金”,政府與商界各出資五十億元,為綜援網外的基層家庭提供多方面支援,商界反應正面;政府決定推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全港各區符合收入與工時規定的在職人士,不用跨區工作,也可每月獲六百元資助,三年後檢討。

  吸引人才 加入政府

  壯大政治人才庫,特首宣布研究設立“旋轉門”,透過更靈活的聘用安排,吸引更多來自不同界別的政治人才加入政府;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特首決定本屆任期內不啟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相信社會將不斷凝聚共識,未來適當時候完成履行憲制責任。

  教育投資 一加再加

  大學學額再度增加,特首建議二○一二年大一資助學額增至一萬五千個,並逐步增加副學士銜接學額至每年四千個,使全港修讀本地大學課程的適齡人口增至三成三;明年起每年額外撥一億二千萬元,“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定額津貼增加一倍,預計全港逾二十七萬學生受惠。

  高齡津貼 放寬限制

  高齡津貼與傷殘津貼放寬離港期限,留港六十日可領全年津貼,勞福局展開研究長者退休生活津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探討協助長者回鄉養老;建立優質生活,明年在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繁忙路段試驗設立低排放區,五年後,非低排放巴士禁止進入,政府斥六億四千萬元資助巴士公司提升巴士環保效益。

  務實可行 各界讚好

  各界讚好,認為施政報告內容充實,宣布措施回應本港熱點關注議題,政策方向正確。特首指出,香港是城市經濟體,容易受外來經濟環境影響,面對各方挑戰與競爭,香港並無內部分化的本錢,只有團結和包容,社會才進步,機會只會留給做好準備的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