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古巴政府自上而下啟動的大規模“更新浪潮”,不論是不安現狀的中青年人,還是為日後生活擔憂的退休者,大多一邊期盼“變化”,但同時又對未來充滿迷茫。為了緩解人們的擔憂,古巴同時出台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格拉瑪報》日前用一整版介紹未來與大裁員相伴而生的三大政策———“稱職性考核”、“待業工人”以及社保模式。根據出台的最新規定,政府在各個部門成立“專家評估委員會”,聯合古巴工人統一工會一起對所有員工的業績表現進行綜合測評,解聘那些無故曠工、偷懶和業績不佳的“不合格”員工。為幫助“待業”人員再就業,政府將向淘汰出局的職工提供其他崗位,如農業、建築業等急需勞力的部門。針對一時找不著新崗位的被裁人員,古巴政府表示不會讓他們放任自流,允許所有被裁人員離開工作崗位後的第一個月有權申領一個月補助,如果第一個月沒有成功實現再就業,那些有10年以上工齡的員工將有權在第二個月繼續申領補貼。
酒店行李員成最受歡迎職業
在古巴,雖然記者採訪的人從高官到普通民眾中多數都不富裕,但他們表現出來的那種期望改變的心態讓記者印象深刻。實際上,由於古巴革命前後有大量古巴人移往美國,現在古巴有約六成的家庭擁有僑匯來源。古巴民眾平均月工資為400老比索,政府官員的工資也與普通百姓差別不大,但哈瓦那街頭隔幾天就可以看到幾家新餐館出現,有些餐館一頓飯甚至要2000多老比索。每到入夜,這些餐館無論大小基本上都是賓朋滿座。在古巴,像出租車司機、酒店服務員、行李員、翻譯、導游等與“涉外”活動沾邊的行業都是眾人“趨之若鶩”的行當。據當地人說,在古巴,酒店行李員的收入甚至超過醫生,成了最讓人羨慕的職業。在哈瓦那酒店內,大堂裡播放著美國CNN和英國BBC的新聞,古巴人顯然知道外部世界發生了什麼,也知道自己面對的現實與外部世界存在的差距。許多當地人說,古巴民間潛藏著一股希望盡快改變生活命運而不惜嘗試新鮮事物的“衝動”。
一位退休古巴教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古巴的很多死結都已經打開了,民眾對改變有很高的呼聲和要求,但我認為,最好是較為溫和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對古巴人來說,這還屬於新事物。”
實際上,儘管古巴最近放鬆了一系列限制,但政府迄今不允許民眾買賣房屋等。一位當地人告訴記者,這是因為流亡在外的古巴人有150多萬,占古巴人口近15%,他們與島上親人保持著緊密關係,一旦放開,政府擔心對岸的古巴人會毫不猶豫地買下這些財產。這也正是古巴表示 “更新”經濟模式不參照其他國家的一大因素。
記者在古巴街頭聽到許多人在議論“後菲德爾.卡斯特羅時代”,但沒有人否定老卡斯特羅給古巴帶來的獨立、平等,許多古巴人都興高采烈地對記者說,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康復對於古巴人民而言是一大民族驕傲。而對於拉開這場激烈“更新”的繼任者勞爾,古巴人毫不掩飾對價格上漲的抱怨和對下崗的擔憂,但人們認為勞爾確實在給古巴帶來“真正的改變”。許多人還把勞爾的話掛在嘴邊:社會主義讓古巴人民在權利和機會上人人平等,但在收入方面絕不應該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