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馬英九談撤彈時,還為統一設置障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9 12:03:44  


  中評社香港10月1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8日社論說,繼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撤飛彈“終會獲得實現”,台灣“總統”馬英九順勢表示,“我們認為對兩岸關係有正面的意義,應該盡早實現”。都具有正面鼓舞效應。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和台灣“行政院長”也分別就此回應。在這往復的過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真要落實撤飛彈並不容易,北京主張藉此擴大兩岸政治和軍事對話;台北方面則拒絕任何附帶條件;但無論如何,撤飛彈已成兩岸可以正面對待的話題。 

  社論說,若就爭取台灣人心言,或就解鈴還在繫鈴人言,撤也好,當初部署飛彈也好,都是北京可以片面決定的;要害在於何以會有飛彈問題,這當然是兩岸情勢惡化的結果。更直接的說,就出在台獨意識在島內高漲,部署飛彈成了無聲的遏制,更在警示美日介入;唯其負面影響不在此或在彼,而在台灣人心易受到外來刺激和挑撥。此時兩岸既轉入和平發展時期,經貿來往也已制度化正常化。撤飛彈也非僅是台灣人心之所望,也是北京釋出善意的好時機。 

  但時機如何拿捏,在什麼樣的情勢下才可能創造最大的善意,而且能就此加深並擴大兩岸互信範圍。就政治決策的成形以及作出判斷言,這就不是說撤就撤,而當善其後,立其信,兼能圖未來也。首先要問,既撤之後,飛彈去處為何?任何稍具軍事常識者皆知,撤飛彈的根本意義在裁軍而非撤不撤。台灣若單論撤飛彈根本是一個操弄政治語言的假議題,真議題應是撤飛彈的善後,而這又涉及兩岸軍備,甚至美日長期介入兩岸的戰略部署問題。對此,台灣可以不問,但北京不能不防。是以北京會問撤飛彈能否創造兩岸的共同利益,而且此一利益要能排除外部干預帶來的損害。 

  社論說,或謂北京應該有信心就此創造兩岸共同利益,並排除干擾,況且今天若確有條件掌握兩岸形勢發展,又何樂不為。唯這種善意和自信當然要能建立在“先勝而後可和”的基礎上,北京可以試問如何才有可能取得此一判斷,且時機成熟了沒有。這就涉及兩岸和平發展的態勢能否得出此一結論,且兩岸互信走到了這一地步沒有。就國台辦發出的訊息言:“我們主張,兩岸通過適當方式,適時就軍事問題包括兩岸軍事部署的有關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以利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顯然透露出還有安全上顧慮,在因果序列上,設定撤飛彈要有兩岸軍事或政治互信作基礎。 

  吳敦義說:“兩岸要真正建立互信的方法就是不設前提,不要有附加條件,用真心誠意來表達,例如雙方應該有最終確保和平的默契。”但以兩岸建軍規模乃至軍備條件言,台灣既無規模,也乏條件,就此而言,台灣應更迫切需要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但事態並非如此,台灣安全長期以來皆依恃美國和日本在幕前幕後撐腰,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當然會引發美日疑慮。 

  社論說,準此,兩岸可以談撤飛彈,但時機顯未成熟。而且馬英九在談撤飛彈時,還為兩岸未來設置了統一的障礙,即通過重新詮釋“九二共識”的方式,宣稱要以“憲法”架構為基礎展開兩岸關係,雖然現階段在法理上不可能“相互承認”,但應以務實的精神,做到彼此在事實上“互不否認”。這等於直接訴求“相互承認”,和“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的唯一不同就是寄希望於北京。 

  對照北京對兩岸未來的三段論,可以確認台北根本不會就撤飛彈議題和北京展開政治或軍事互信機制的對話。北京也只能老話一句:“希望雙方珍惜兩岸關係良好發展局面,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妥善處理兩岸政治分歧,並不斷增強政治互信”。 

  社論說,撤飛彈的下一步在那裡,若要爭取時效,或許北京得進一步發揮“將取姑與”的精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