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上海建金融中心 不效香港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6 10:24:08  


有份參與上海“十二五”規劃制定及相關工作的專家學者指出,上海在金融中心建設中不會模仿香港模式。圖為車水馬龍、人流如潮的上海外灘。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閉幕後,上海市政府第一時間啟動對五中全會公報的研究工作。

  文匯報報道,專家指出,根據中央精神,上海“十二五”規劃與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可能分成“轉型”與“富民”兩個大命題,但由於上海在經濟發展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均處於全國前列,因此與其他省份相比,將有不同的內涵;其中,上海在金融中心建設中不會模仿香港模式,並力保作為中國傳統經濟龍頭地位。

  有關專家表示,上海或將在“十二五”期間探索“金貿航”聯動的發展模式。在繼續深入擴大金融規模、做大市場的基礎上,將“建立與人民幣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目標與其他兩個中心建設融合起來。

  探索“金貿航”聯動發展模式 

  有觀點指出,金融中心與航運中心建設的融合將成為上海“十二五”期間的重要內容,預計將催生航運金融產業的全新格局。除原有的運輸產業外,船舶交易、海事管理、海事精算、海事保險等航運金融產業均將得到有力支持。

  此外,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亦將與貿易中心建設相結合,金融貿易服務將在“十二五”期間獲得極大提升。有關專家表示,上海將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無形貿易、離岸貿易等貿易模式。

  專家表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及航運“四個中心”的建設,是上海未來10年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金融中心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據悉,上海擬於“十二五”期間尋找全新的金融中心建設突破口,或將原本單一的金融中心建設,擴展到與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聯動的全新模式軌道上來。

  滬冀發揮優勢 與港錯位發展 

  多位專家表示,上海在金融中心建設中不會模仿香港模式。專家指出,香港有顯著的先發優勢,在運行管理及人才素質方面優勢明顯,而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則是百年西方文化浸潤後逐步產生的,這一點上海難於效仿。但上海本身具有廣泛的金融發展腹地,人民幣的市場極為廣闊,金融企業網絡建設完善,系統亦更為龐大,這些優勢香港亦不可能擁有。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員、博導郁鴻勝指出,滬港兩地只能比優勢,不能比劣勢,因此將走“錯位”發展的路線。上海應當依托中國改革開放大背景、依賴中國國際化戰略的大政策,在現有體制框架下,走出中國特色的國金中心建設道路;同時,與周邊城市共同統籌、協調、科學發展。

  遵中央意圖 續做經濟橋頭堡 

  儘管“十二五”規劃的正式文本目前仍未公佈,但外界普遍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將成為重點,在“十二五”期間得到全面加強。而據香港文匯報了解,作為中國傳統經濟龍頭的上海,已在第一時間啟動對五中全會公報的研究工作,將及時跟進中央意圖,繼續擔起經濟橋頭堡的角色。

  據悉,上海市府正在醞釀的“十二五”規劃,可能包括經濟結構的轉型模式、四大中心建設的全新突破口、長三角地區內聚型制度合作體系建設等頗具上海地方特色的新內容和新提法。但有關專家學者亦提醒,在制定規劃時須注重可操作性及針對性,慎防藍圖宏偉、執行縮水。

  世博後研討 明年提交市人大 

  有專家透露,上海於2009年上半年啟動預備性研究,是全國最早開始早期研究的地區之一。包括20多個綜合性及專題性的研究項目已於今年第一季度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由於此後上海市府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世博會運作當中,因此目前仍未展開全面討論。

  專家表示,由於上海研究啟動較早,時間跨度較大,因此在中央公報發佈後,上海已著手組織相關人員,就中央精神與上海已研究的項目進行匹配論證,將調整一些不合適的提法,對於中央特別強調的內容,則會進一步加強。上海世博會結束後,全面討論即將展開,在明年上海兩會時,將有完整方案提交人大進一步商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