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手製和服工藝瀕臨失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6 11:15:52  


日本手製和服工藝有可能後繼無人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日本人穿著漂亮、手製的和服已有數百年歷史了,但這種日本最持久文化象徵之一的技藝有可能後繼無人。

  大公報引述外電報道,84歲的和服師傅小宮康孝坐在一張編織出來的塌塌米上,輕彈著一疊疊裝飾精美、色彩繽紛的綢布。他說:“我12歲就開始學習如何把和服的布料染成這種風格了。幾百年前有數以千計的人在做這件事,但今天呢?日本只有3家人在做,而我們是其中一家。”

  業內人士警告,隨著畢生運用由父母傳下來的專門技藝的日本老師傅們如今已80多歲,作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的傳統和服製作藝術有可能在10年內消亡。

  家族製作和服已有200年歷史的棧敷說:“日本的和服產業如今正處於危急關頭。我們正認真設法把我們的珍貴技術傳給下一代。

  “由蠶繭到成品,一件和服所牽涉的工序有過千個,每個都由不同的專門師傅執行。要掌握一門技術可以需時40年。如今,大部分的師傅都已年過80了,未來10年間會有很多人過世。我們正面臨失去數千年和服製作技巧的危機。”

  和服曾是武士、貴族和平民選擇穿著的服裝。但今時今日,日本年輕人都偏好穿西式服裝,穿和服的少之又少;即使遇上要穿和服的場合,他們也傾向於買一套用機器織的,這種和服較每套索價18萬至100萬日圓不等的人手製作傳統和服要便宜多了。

  和服既已過氣,在東京製作和服的公司也大大減少了,過去30年間由217家減少至只有24家。即使是在有歷史意義的日本傳統文化中心京都,和服製作者也只有64家而已。日本最買少見少的和服工匠,還有生活於新潟縣偏遠山區的5名已年過80的老婦。她們是僅餘懂得使用一種有千年歷史的麻織技術的人。

  在東京的自家工場內,小宮康孝是唯一一位仍能手繪純金色和服綢布的工匠。他掌握的這門獨特技藝獲得政府承認,給他冠以“人間國寶”的稱號──即奉他為一種要受保護的活文化資產。有了政府的支持,小宮就能把自己這門由父親傳授的技巧傳給他的54歲兒子了。這名兒子又再把這門技巧傳給小宮的兩個孫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