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關係將進入新的低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8 00:27:03  


 
  保守分子回歸是美國的悲劇

  對於這種“反華大合唱”,筆者認為,我們首先應該保持冷靜。選舉的底線是輸贏,為了贏得選舉,政客什麼樣的伎倆都會採用。當他們意識到拿中國開涮可以贏得選票他們肯定會屢試不爽。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選舉時的競選政治和當選後的執政政治有天壤之差,選舉時的承諾和口號在選後變為具體政策的情況幾乎是鳳毛麟角。比如,1981年裡根入主白宮後不僅沒有對中國採取斷然措施,反而在任內與中國政府簽署了第三份關於限制向台灣出售武器的公報。又比如,克林頓當選後不僅沒有兌現諾言,反而取消了美國國會把中國人權與貿易掛鈎的法律,並在任內完成了中國進入WTO的談判,使得中國得以進軍世界市場。

  其次,我們應該學會比較。美國政客攻擊中國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本國經濟復甦緩慢,製造業一蹶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國債無以複加。他們不去尋找造成這一困境的深層原因,而是為了獲得即時的政治回報而簡單地把美國不由自主的下滑歸結為中國不可小視的崛起。世界是平的,但經濟的增長並非是直線的。“打中國牌”顯然是一種短視的和機會主義的傾向。這樣的人當選,在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麻煩,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反華派”的當選說不定更利於中國的長遠發展。比如,在勞動力密集和對環境破壞巨大的製造業都已經從中國轉場到發展更為低層次的國家,難道美國真要重新振興自己的製造業嗎?因為製造業向海外轉移而被淘汰出局的美國人都是文化水平不高、高科技知識欠缺、但因失業而政治熱情特高的保守分子。如果他們在自己選出的民意代表的幫助下“卷土重來”,不僅會是美國的悲劇,甚至可能是美國真正開始衰敗的開始。相比而言,我們慶幸自己的政府不受這樣急功近利的政治遊戲左右,可以更加鎮靜地做出有利於人民和國家的決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