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東北三省經濟增長連續4年居中國各區之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1 15:43:00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十一五”前四年(2006-2009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年均為13.4%,連續四年超過東部沿海,在全國四大區域板塊中名列第一。

  新華社報道,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巡視員王樹年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上述消息並表示,東北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以來,東北經濟步入持續快速發展軌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引擎。

  改革開放之前的1978年,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只有遼寧省的80%;而到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之前的2002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經濟總量僅有廣東省的85%。

  改革開放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東北老工業基地長期積累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大批國有企業不適應市場競爭陷入困境,大量職工下崗失業,經濟發展緩慢,出現了“東北現象”。

  “東北振興戰略實施7年來,東北三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均出現可喜的重大變化。”王樹年說,去年東北三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557億元,是2003年的2.4倍。考慮到政策實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需要一個過程,以進入“十一五”後的數據更能說明振興政策的效應。

  “‘十一五’前四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年均為13.4%,分別高出東部、中部和西部0.86、0.63和0.03個百分點,居四大區域板塊發展之首,這是東北振興取得成效的一個最直接有力的證明。”王樹年說。

  據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的統計,2009年,東北三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733億元,是2003年的5.6倍,6年間年均增長33.5%,高出全國平均水準;實際利用外資214.3億美元,佔全國比重從2003年的5.9%提高到13.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719.7億元,是2003年的3.2倍,年均增長21.4%。

  遼寧大學教授林木西、吉林財經大學校長宋冬林等區域經濟專家認為,在振興戰略推動下,東北以國有企業改革為突破口的經濟結構調整和體制機制改革獲得重大進展,經濟重新煥發出生機活力,初步走上了內生驅動、良性迴圈的軌道。

  目前,東北三省完成國有企業改制近9000家,改制面達90%以上。國有經濟比重偏高局面明顯改變,非公經濟已佔半壁江山。東北各地發揮地緣優勢,初步形成沿海沿邊一體化開放的新格局。順應經濟高速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新要求,東北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正在補齊,一大批重點工程建設取得進展。

   同時,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成果正在惠及億萬百姓,住房、就業等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全面推進,百萬戶以上困難居民住房問題得到解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