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主黨在苦笑 “中國牌”難助奧巴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3 11:38:32  


隨著中期選舉的日益臨近,四處狂拉選票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開始失去往日的冷靜。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將在今日晚間揭曉。截至11月2日前的一系列民調顯示,共和黨奪回眾議院控制權的可能性較大,而奧巴馬領導的民主黨只能保住其參議院席位。這一結果意味著美國國會將被“分離”,美國政治進入第四輪動盪周期。 

  文匯網訊,對其他國家而言,通過本次選舉可以洞察美國政府的下一步政策動向。分析人士認為,選舉前,奧巴馬打“中國牌”拉選票,如果民主黨在國會失利,最能說明的一點是,雖然美國政府對華政策有點偏激,但美國民眾依然理性。 

  學徒總統不好當 

  國際金融報報道,美國兩黨之爭已經到白熱化地步。單從花銷看,2008年奧巴馬競選總統時花費了10億美元已經嚇倒了不少選民,而本次中期選舉預計還將耗費50億美元,不僅創造了“史上最貴”,還透露出兩黨水火不容達到極點。 

  根據選前民調,一些選民開始懷念共和黨執政時對經濟的重視程度大於一切的理念,受夠危機之苦的民眾也許根本不在乎誰會成為美國總統,他們更在乎誰能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果“茶黨”可以,他們也可冒險。《紐約時報》報道說,選舉後,關鍵不是誰丟了幾張選票,而是兩黨鬥爭根本不利於美國經濟發展。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美國民眾和商業界對奧巴馬的不滿之處在於他“破舊而不立新”,“雖然果斷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實施起來卻優柔寡斷,加上此前煽情的演講將民眾情緒推至極點,失望在所難免。”美國媒體則總結稱,奧巴馬的失敗應歸咎於他的“紙上談兵”。 

  孫立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美國選民也許會借此給奧巴馬一個警告,如果今後兩年,他依然沒行動,不整治華爾街或者不完善一些具體的改革制度,2012年最終會被選民拋棄。有人則建議,選舉後,奧巴馬最該做的是重整經濟團隊,從解決失業入手。 

  事實上,奧巴馬應該看到美聯儲在穩定金融局勢方面所作的貢獻。專家建議,奧巴馬若想打翻身仗,就必須與伯南克的貨幣政策密切配合,制定合理的經濟政策,加強對華爾街金融大鱷監管的同時,用“溫和”外交政策配合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穩住美國經濟。 

  民主黨在苦笑,但華爾街金融大鱷卻在偷著樂。當年,他們曾不惜重金把“不經事”的奧巴馬捧上總統寶座,卻成了奧巴馬討好納稅人的“墊腳石”。據美國福克斯新聞此前報道,從華爾街的捐款流向看,共和黨候選人到目前為止收到金融、保險、地產等機構的捐款達到3400萬美元,而民主黨陣營只拿到2300萬美元。一些選民擔心,華爾街獻金可能讓美國政局更加混亂。 
對華政策仍強硬 

  喬治敦大學亞洲問題教授羅伯特.薩特表示,中期選舉之後,由於推動國內事務的能力會受限制,奧巴馬可能會把注意力放在外交方面。 

  然而,奧巴馬當前的兩難在於,維護美國的霸主地位和恢復經濟增長無法兼得。他必須有所取捨,因為如果不將注意力集中於經濟,那麼將危及到2012年的連任。孫立堅認為,在經濟問題上,民主黨顯然遜色於共和黨。“美國中期選舉的焦點議題是如何拉動美國經濟,但民主黨卻跨過民生問題,偏向於對國際事務的干涉和與他國進行政治較量,過分強調美國霸權利益。” 

  儘管多數人認為,如果中期選舉失利,奧巴馬必須要學會“夾著尾巴做人”,最好是模仿當年的克林頓總統,但從奧巴馬上任兩年來的處事風格看,他絕不是任人擺佈的角色。孫立堅就認為,如果民主黨在眾議院失利,對華經貿政策將繼續以“懲罰”和貿易保護為主。因為在奧巴馬看來,國外因素是導致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的關鍵所在,治好美國經濟頑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擴大出口,而這些顯然不是一個任期內可以完成的大事,最終必須找“替罪羊”來堵住悠悠之口,儘管這會直接導致美國選民撈不到實惠不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