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多少搞笑事皆付笑談中 盤點足協雷人規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5 09:56:01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半島都市報報道,2010賽季中超眼看就要在一片光明中結束,足協此時的一個決策卻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場休息30分鐘,這一前無古人的決定令多方怨聲載道。名義上,這一舉措可以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但其違背體育規律之明顯還是讓人聯想到足協的業餘 。回顧一下足協出台的諸多雷人規定,你會明白什麼叫沒有最雷,只有更雷。

頭球進一個算倆

  在中國足球歷史上,曾有著頭球隊一說。在上世紀80年代,足協認為中國足球該培養力量型的球員,這樣才能立足亞洲。因此,為了提升球員的頭上功夫,足協別出心裁地規定頭球得分進一個算倆。這樣一來,聯賽當中高中鋒數量猛增,還出現了把球帶到門口再挑起用頭球破門的奇景。幸好這樣的規定只持續了一年,否則很可能會出現足球隊籃球隊化的局面。現在聯賽中鋒稀缺,足協可以考慮重啟這一“高明”決策。

寫個數字就晉級

  1999年10月,乙級聯賽決賽在天津舉行,小組賽結束之後,毅騰連鐵和綿陽豐穀並列第二名,但只能有一支隊伍晉級八強。當時聯賽競賽部主任郎效農想出高招,讓兩隊代表分選“單”和“雙”,然後兩隊的代表各寫下一個阿拉伯數字,如兩數之和為單數,大連隊晉級;如果為偶數,四川隊晉級。結果在抽簽當場選擇單數的毅騰教練王軍將紙條交給郎效農後,郎效農竟不顧綿陽隊總經理李海生在場,當場詢問王軍數字,王軍答曰“9”,隨即李海生也答道“我也是9”,正是依靠這個似是而非的9(也可能是6)綿陽隊晉級。事後毅騰向足協提出申訴,足協被迫承認規則存在漏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