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定量寬鬆"效果存疑 他國如何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5 13:41:06  


圖表:美聯儲推出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1月05日電/為應對美國當前生產和就業狀況改善步伐緩慢的狀況,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當地時間3日宣布推出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即到2011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甦。對此很多外國媒體和權威專家表示,美聯儲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僅對於刺激國內經濟增長可能收效甚微,還可能對其他經濟體和世界金融體系產生不可忽視的負面效應。

  刺激國內經濟復甦效果甚微

  新華網報道,專家普遍認為,美國新一輪定量寬鬆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刺激作用並不十分顯著。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美國現在最嚴重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貨幣供應量不夠。

  杜克大學教授卡姆.哈維也認為,美國企業目前已經積累了1.5萬億美元現金,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不是缺乏資金,而是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因此新一輪定量寬鬆政策無法達到刺激實體經濟的目標,也無助於解決美國經濟的根本問題。

  持相近觀點的還有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吉列爾莫.卡爾沃。他認為,美國當前的中心問題是信貸渠道崩潰,這個問題對小企業來說尤為嚴重。而新一輪的定量寬鬆政策卻將流動性引向了完全不需要流動性的領域。

  美聯社4日說,新的定量寬鬆政策不僅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而且還容易導致通脹失控,並帶來石油等大宗商品和高收益投資產品的泡沫風險,還會令美國政府和國會喪失應對美國長期債務問題的動力和緊迫性。

 《紐約時報》3日發表文章認為,無論本輪定量寬鬆政策的規模大小,美國經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依然面臨復甦動力不足、失業率高企的風險。該報援引西北大學經濟學專家羅伯特.J.戈登的話說,美國經濟很可能會面臨一個與日本相似的“失去的十年”,而且鑒於美國高企的失業率、有缺陷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與工作掛鈎的醫療保障體系,美國民眾受到的衝擊可能遠大於日本。
 
  外溢效應加大其他經濟體資產泡沫、匯率波動風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