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瞭望:堅持韜光養晦 下一步外交著力五方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7 10:30:16  


 
  下一步外交五大著力方向

  無論是從我國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歷程看,能不能抓住機遇、推進發展,是一個國家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歷史一再表明,機遇極為寶貴、稍縱即逝。

  權威人士指出,我們既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又要認清挑戰、應對挑戰、戰勝挑戰,隨時準備應對可以預料的和難以預料的,來自國內的和來自國外、境外的,來自經濟生活中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以及自然界的各種困難和風險,努力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

  “正如鄧小平所說:‘冷靜觀察,穩住陣腳’,這就是戰略。我們對世界的發展永遠抱有一種冷靜沉著的觀點去看待現實的變化。始終保持我們這種處變不驚的心態。我們既不是短期的過激反應或者權宜之計的急功近利,但是同時我們也非常務實。”吳白乙說。

  他分析道,國際形勢複雜的原因有二:第一,全球化帶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二,力量結構出現新組合跡象,隨之也會帶來各方政策、心態的變化,而這些變動往往都是快速的、靈活的甚至是短命的,就造成了大家都在準備變,心裡的“數”不太確定;第三,主要大國出了問題,而且能否糾正和恢復,怎樣和何時才能得到全面糾正和恢復,固然需要主觀的努力,但是也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的客觀條件。

  當今世界經濟所形成的三大板塊中,中國和東亞代表的製造業板塊與俄羅斯、中東、拉美及非洲的資源板塊都無法擺脫以美元為中心的貿易結算、產品定價和貨幣儲備這三種要害功能。美元匯率也主要代表著整個世界的流動性狀況,不僅是資本市場還有實體經濟,不僅是美國或中國經濟本身,而且還涉及其他地區之間相互關聯、互促互退的關係。所以,美國經濟不能恢復,美元幣值不穩,市場不旺,我們這一板塊即便增長很強勁也是不確定的,很難長時間做到“一枝獨秀”,這就是未來形勢複雜和多變性的根本所在。

  在這樣的複雜不定的背景下,唯一現實的辦法就是各國政府攜起手來,遏制貿易保護主義勢頭,運用國家的核心作用來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的恢復,規避在恢復中出現的任何反覆。中央在這種情況下提出“十二五”的規劃建議,明確要把外部壓力變為新的發展動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例如,“加速從出口和吸引外資向保持出口和對外投資的平衡轉變”,這就是說根據既定的調結構的總方針,在保持收入增長和優化社會再分配的同時,要注意產業結構的轉型、產品的技術與知識含量轉型以及區域經濟結構的轉型等,當然這些轉變仍然離不開外部因素,離不開技術的引進、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外國同行的競爭等,所以它必然也是一個緩慢、長期和複雜的過程。

  來自高層的最新信息顯示,中國未來外交工作的著力點應在以下幾個方面:

  積極開展多邊外交。闡述我國對國際形勢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的看法。呼籲國際社會堅定不移刺激經濟增長、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推動世界經濟平衡發展。強調推進核裁軍進程、防止核武器擴散、尊重各國和平利用核能權利、加強核安全,維護我國利益,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積極參加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加大運籌大國關係力度,鞏固我國在新一輪大國關係調整中的主動有利地位。牢牢把握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大局,穩妥應對美國對華政策中的消極因素。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加強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密切配合。加大對歐工作力度,深化中歐經貿合作,促進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和精神,加強對日工作,推進兩國務實合作,共同維護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大局。

  加大周邊戰略投入,鞏固周邊戰略依托。促進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務實合作,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深化中國-東盟務實合作,全面推進中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進中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協力共建和優勢互補。妥善應對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妥善處理東海、南海問題,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夯實發展中國家在我國外交全局中的基礎地位。深化同發展中大國的戰略互信,推進同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鞏固同越南、朝鮮、老撾、古巴的傳統友誼。深化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全面提升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友好合作水平,深化同拉美國家的務實合作。

  全面開展各領域外交。堅持以政促經,開展經濟外交,擴大人文交流,建設性參與國際和地區經濟金融合作,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提高保護海外利益能力和水平,維護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推動政黨、人大、政協、軍隊、地方、民間團體以及各領域對外交往,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理解和支持。

  三個鮮明的時代特征

  吳白乙指出,中國外交變化最突出的就是:結合中國自身力量的變化,結合世界經濟的多元化、多速發展、產業分工、大循環和比較優勢的再分配再定義。所以,中國的外交主要在三個領域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征:

  其一,中國更加注重對於國際經濟制度的參與乃至獲得規制的權利。抓住戰略機遇來擴大以中國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整個世界經濟力量格局當中應有的權利。所以中國外交在多邊的角度中發展得非常快,觀念更新快內容新,並且有自己獨到的做法。比如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和周邊的一些快速增長的經濟體進行了雙邊貿易互換的安排等;根據自身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在特定目標國家展開了一些優惠性貸款安排,重視貸款安排的資源戰略產品的長期保值作用。這些做法都是外交上的創新。

  其二,中國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在與大型經濟體之間出現貿易糾紛和經濟關係發生摩擦的時候,主要通過有效地合作的辦法處理爭端,少有衝撞。

  其三,中國開展更加豐富務實的多邊合作實踐,比如中國加入了“東盟10+1”,並且通過這個渠道把中國發展的紅利,更多地讓外部世界來分享。

  吳白乙強調道,在更大的程度和更大的範圍取得國際上的接受和承認,確立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不僅僅是中國貿易和經濟關係的實務和實惠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目標一旦實現,可以使中國和外部世界達到更高程度的互利雙贏。

  “我們都知道,弱國無外交。外交的成長和我們國家力量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吳白乙說。

  “小平同志晚年一再強調,世界給中國的機會不多,我們不能忘了歷史,如果我們有一線可能都要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排除各種各樣的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干擾。無論我們內心有什麼不平衡的情緒,我們都不應該被浮雲遮望眼。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真正地成長起來,真正地屹立於民族之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