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對華策略或轉向施壓市場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9 00:20:15  


 
  金燦榮表示,雖然“選舉綜合症”暫時消失了,隨著美國國會政黨結構的變化,反自由貿易主義的情緒也有所淡化,但是美國國內失業率依然高企,經濟復甦步伐緩慢,中美經貿之間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雙方的摩擦也依舊會存在。 

  此外,參眾兩院的分家會導致美國國內黨派鬥爭加劇,這也為未來中美經貿關係增添了不確定性。陳鳳英分析說,在野黨總要拿執政黨“開刀”,因此共和黨很有可能會利用“中國因素”為民主黨製造麻煩,長期來看匯率等問題依然還會突出。此外,執政黨依然還是民主黨,拼出口的理念沒有變,中美之間的競爭將長期存在,格局不會有大的變化。

  朱文輝也表示,在“後中期選舉時代”裡,奧巴馬政府仍不忘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對人民幣施壓。“奧巴馬對亞洲的訪問行程中並無中國,然而他卻說要全程關注人民幣匯率,目的是想在G20峰會前,得到亞洲其他國家的支持來給中國施加壓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對《經濟參考報》表示,從過去歷史看,在關係到美國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的問題上,美國一向有很強的跨黨派共識,美國對華貿易的基本方針不會變。此外,考慮到執政的還是民主黨,因此,在美國經濟仍處於擺脫通貨緊縮預期的態勢下,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還會是常態。

  王晉斌還說,中美經濟關係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全球化本質上也不會逆轉。在這樣的全球分工背景下,中美經貿關係會朝著更尊重比較優勢的方向深化和發展,考慮到貿易摩擦的貿易額僅占到貿易總額不足5%,所以不會改變正常的、向好的態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