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多重壓力“共振” 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0 23:59:54  


圖表:11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走高百餘基點 (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經歷近一個月的盤整之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0日以6.6450再度創出匯改以來新高。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也處於反彈進程中。專家分析認為,人民幣、美元出現少有的“聯袂”走強現象,是內外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

  新華網報道,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前一交易日上行百餘基點的基礎上,11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走高130個基點,以6.6450再創匯改以來新高。前一個新高出現在2010年10月15日,為6.6497。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際匯市的“風向標”,美元指數也在弱勢調整後出現了連續反彈。周二美元指數一度攀升至77.51,收盤為77.44。

  在此之前,受美聯儲重啟量化寬鬆且規模略超預期影響,國際匯市美元持續走弱,並引發市場對於其可能進行深度調整的猜測。但上周五受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明顯好轉推動,美元指數“絕處逢生”。

  此後美國公布的9月批發庫存數據明顯優於此前預估,8月批發庫存數量終值也好於初值。加上外媒報道稱愛爾蘭有意向歐盟求助令歐債危機烽煙再起,避險情緒抬頭繼續對美元形成提振。

  在美元短期走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創出新高,緣自於不斷加大的外部升值壓力。香港時富金融分析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G20峰會舉行在即,通常峰會前夕各主要貨幣都會出現較大波動,以緩解會議期間的壓力,這使得美元和人民幣同時出現了調整。

  招商銀行全球金融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從人民幣遠期市場來看,1年期人民幣遠期的升水幅度一度超過1800點,為近期少見,顯示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所提升。

 “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令國際市場流動性壓力日益加強,而‘熱錢’湧入將導致中國國際收支順差規模的增加,從而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劉東亮說,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實際走勢將更多受到國際政治博弈的影響,而非基本面的具體變化。

  除了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的變化,人民幣匯率創出新高背後,也有來自中國本土的內在動因。
 
  海關總署10日公布了今年前10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1至10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到23934.1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36.3%,進出口規模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此間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由於未來升值已成趨勢,在現階段外貿形勢好於預期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穩步走高,可視為其主動“消化”部分升值壓力的表現。

  另外,國家統計局將於11日公布一系列重要宏觀經濟數據。按照市場人士的預測,10月CPI再創年內新高幾成定局。市場對於央行再度加息的預期迅速升溫,也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驟然加大。

  不過,許多市場人士並不認為人民幣匯率會在近期持續大幅升值。一方面,10月央行意外加息,但並不代表著中國就此進入加息周期,且持續的低利率也是促進民間投資的必要條件。如果二次加息未成現實,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升值壓力。

  另一方面,如果人民幣大幅走升,國際“熱錢”的瘋狂流入會抬升包括股票和房地產在內的中國資產價格,從而形成嚴重的泡沫。這與中國宏觀調控的目標顯然是背道而馳的。從過往經驗來看,在外部升值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節奏,已經成為人民幣走勢的重要特征之一,這一次應該也不會例外。

  事實上,跨境資本流動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已經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9日宣布,將對銀行按照收付實現原則計算的頭寸餘額實行下限管理,來料加工收匯比例統一由30%調整為20%。

  市場人士評價認為,出台更為嚴格的外匯管控措施,顯示中國已經開始警惕升值預期下的“熱錢”無序流動,並著手防範其給國民經濟帶來的衝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