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兩百億先造兩艘航母 1996年已動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2 10:44:45  


中國081級航母建造現場。
  中國是一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國,但悶前海岸防衛能力僅限於第一島鏈以內,為應對急劇轉變的戰爭模式和戰爭形態,中國的國土防禦策略必須將國防戰略的視角覆蓋本國利益所在的所有領域和地域。中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都是依靠海上運輸,海上航線的安全直接影響經濟發展,任何主要海上通道的阻斷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但是,中國日前有限的海軍力量,尚難確保從中東和非洲運回中國的石油天然氣船只萬無一失,能源安全操控在美國等海權大國手中的現實,令國人不安。

  發展"藍水"海軍,作為中國海權戰略的第一步,已使這種令國人尷尬的情況有所改變,中國海軍編隊多次出訪太平洋彼岸的國家,展示了步入現代化行列的中國海軍新姿,但與大國掌控海權的要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

  因此,北京決定打造航母戰鬥群,並將之部署在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這條中國經濟生命線蔔,靠自己的海上軍事實力來保護自己的海上供應線,也成了當務之急。

  雖然中國海軍的戰略任務與美同海軍控制全球海權和南海向陸攻擊的任務不同,航空母艦在中國軍事戰略中的地位並不十分重要,但是國家海洋戰略和全球利益卻確實需要它。航空母艦除了可以用來保護國家的海蔔交通線、能源補給線,還由於它的海上浮動機場功能而獲得無限制空權;航母不但在戰時可以發揮海上基地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延伸國家的影響力。在外交上,航母更具備僅次於核的威懾功能。

  早在80年代中期後,建造航空母艦就提上了中國海軍發展的議程。1987年,海軍著手實施為航空母艦訓練指揮人員的"艦長工程",從海軍航空兵選拔富飛行經驗的優秀年輕飛行員,送到水面艦艇學院學習艦艇指揮專業,經過系統教育後,再分配到驅逐艦和護衛艦擔任實習艦長或副艦長。

  目前,70%的學員已擔任了導彈護衛艦的艦長,其餘的則為導彈驅逐艦的副艦長。幾年的訓練和實踐,學員已初步具有了大型水面艦只的作戰指揮、裝備使用和技術維修的能力。這就為組建航窄母艦部隊,培養了上天能駕駛戰機、下海能操作艦艇的指揮人才。

  80年代中期中國曾向澳大利亞購買了1 艘已退役的航空母艦,用以研究航空母艦的內部結構和建造技術。與此同時,海軍和船舶工業也展開了航空母艦的預先研究和初步設計工作。1993年3月14 日,北海艦隊政委張海雲在政協會議上首次透露,海軍正在研究設計航空母艦,但還沒有進入建造階段。

  90年代初蘇聯瓦解後,中國曾試圖向烏克蘭和俄羅斯購買航空母艦。不過,最後由於價格太高,以及其它原因,購買計劃並沒有實現。90年代中期,南海局勢緊張和兩岸關係惡化,海軍要求建造航空母艦的呼聲愈來愈高。中央決定將航母計劃提前,並列為"九五"計劃的重點專案。

  據悉,中國將先建造兩艘航空母艦,預算200億人民幣,前期工程早於1996年開始。估計中匡要建造的航空母艦可能是四五萬噸級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艦,以招載兩個中隊24架戰機及相應配套的保障飛機為標準。

  據悉,目前中國航空母艦的許多部件已向軍方交付,例如哈爾濱軸承集團研製的艦用軸承、哈爾濱鍋爐廠研製的鍋爐配件、鞍鋼和寶鋼研製的特種艦艇板捌等,雖然航空母艦核心--艦體的研製情況尚不清楚,但艦載機正在研製,配套船舶、潛艇都已經開工。

  80年代著手實施的"艦長工程",為組建航空母艦戰鬥群,培養了上天能駕駛戰機、下海能操作艦艇的指揮人才。

  可能部署東海與南海

  俄羅斯官方的情報研究資料顯示,中國航母最可能的排水量約為4.6~5萬噸,中同打算改進自主研發的J一10作為艦載機,該機採用了前鴨翼的二三角邊緣機翼布局,其起落結構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將來應用於艦載機的用途。另外,J一10的翼展僅有Su一33的70%,毋須折叠機翼就可以搭載進入航母。西方媒體報道,稱J一10有艦載機改型計劃,艦載型的J一10C將成為未來中國海軍艦載機部隊的主力。有消息稱,中國有意引進AL一31FN型推力向量引擎,用於改進J一10進行航母艦載。因為推力向最引擎會有較低的降落速度,而且也會較迅速地在接地後複飛的情況下拉起。同時,西方媒體也指出J一10改型面臨前起落架強度和改用雙引擎設計的問題。

  美國海軍情報披露,為航母戰鬥群配套,中國正新建造5艘094型核潛艇。為加強潛艇的核反制能力,還配備了射程逾萬公里的"巨浪一2"導彈。五角大樓認為,其中幾艘將部署在興建中的海南核潛艇基地。

  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起碼要建造兩艘航母,以便在東海及南海成立兩個航母戰鬥群,中國目前已為自制的航母取名。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認為,建、造兩艘航母是合理的,既符合東海及南海守衛的需要,兩艘航母也需要互相替補,一艘在作整修時,另一艘可以繼續運作。他相信中國建造的航母屬於中等規模級別。他同時認為,雖然台海問題並非中國建造航母的主要理由,但難免會對台灣帶來影響,令台灣東岸門戶洞殲。

  目前中國在建造航母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技術;二是財政。軍方指出中國製造航母的七大難題,這些關鍵技術包括:蒸汽彈射器、阻攔索及大型升降機等。其它與航母配套的系統,比如艦載近程防禦武器系統,雖有消息稱在技術上已有突破,但還沒有歷經過任何實戰的檢驗,其可靠性將直接關乎航母安危。國防科工委主任張雲川坦承,有很多技術難關需要克服。據稱,中國方面將會獲得俄羅斯的艦載機技術,並從俄羅斯進口Su一33艦載機。至於財政,相信不會有問題。

  日本扮恐慌暗藏玄機

  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話題,裡裡外外的炒作也有近10年了。其問除了對建造規模與進程的猜測外,不乏"威脅論"的雜音。西方國家將中國建造航母,解讀為武力解決領土爭端、爭奪地區主導權的手段。

  喊聲最高的是日本。退役的海上自衛隊將領川村純彥說,為了防止中國造航母,日本(專題)也必須擁有自己的航母。日本傳媒也幫腔指責中國建造航母將引發地區軍備競賽,並稱一旦中國擁有航母,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將受到威脅。(來源:環球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