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社評:亞洲要提防美國的“巧實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3 00:53:15  


“巧實力”被希拉里執掌的國務院用得有聲有色。
  中評社北京11月123日電/此間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一年多前提出“巧實力”外交概念,這期間美國經濟沒什麼起色,但“巧實力”卻被希拉里執掌的國務院用得有聲有色,在亞洲,如今已經能清晰地感覺到美國的那只“巧手”。

  中日釣魚島的老爭端不久前鬧成兩國近年罕見的危機,中日自小泉後好不容易積攢的外交成果幾乎被歸零。在中國南翼,越中關係穩定多年,忽然間河內成了討論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島礁爭端的中心。這僅僅是中日或者南海國家之間的問題嗎?當然不是。

  今年7月在河內公開質疑中國南海政策的正是希拉里女士。釣魚島撞船危機發生後,也是美國用“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的表態鼓勵了日本的強硬。有意思的是,在日俄隨後的類似島嶼危機中,美國表態日美安保條約“不適用”南千島群島,日本迅速在俄羅斯面前軟化了。看來美國對中國是特別“關照”的。

  冷戰結束後的一些年裡,美國單靠“硬實力”就橫行於天下。它咬傷了薩達姆,拔掉了南斯拉夫,但本世紀初的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暴露了其硬實力的有限性。“軟實力”隨之走向美國對外戰略的前台,顔色革命大行其道。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推倒了華爾街崇拜,給美國國家軟實力打了很大的折扣。

  在硬、軟實力都有些不支的時候,希拉里的“巧實力”外交應運而生。希拉里國務卿對“巧實力”有很複雜的論述,但從美國的亞洲實踐看,它就是在亞洲國家中挑撥離間,激活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矛盾,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想當那個省力氣的漁翁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