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平:美國高調返亞使中國挑戰更多
http://www.CRNTT.com   2010-11-14 00:23:08


 
  中國特色,並非中國模式

  《中國經營報》:你對於“中國模式”、“北京共識”也有過研究,有觀點認為所謂“中國模式”就是低人權模式,你怎麼看?

  黃平:我自己用的更多是“中國經驗”、“中國特色”。我最近剛見了“北京共識”的作者雷默,他也認為並非推而廣之,而是客觀總結了中國走了一個不同於其他國家按照華盛頓共識方式的發展道路。模式,類似經濟學中“model”,各個國家各個時期都可以有各種model,但這個“model”在多大意義和程度上能夠得到推廣,好不好仍然需要時間考量。

  中國特色提得很早,相對而言,我們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強調獨立自主的道路,強調資源約束、人多地少、底子薄等基本條件。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走過,也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比如漸進式改革、不能出現大的社會動蕩,這一過程中走出了一條中國發展道路,是13億人用了一套自己的辦法來經營、處理髮展和穩定、改革和開放,客觀上走了一條不同於西方、不同於英美的道路。這條道路還在走,也需要完善、修正,有的處理得好,有的沒處理好。這個不斷完善的模式不是要推廣到別的地方,而是我們解決自己問題要走的路。

  我們講中國道路不是為了推廣,而是我們自己要掂量,哪些地方要發展,哪些地方要堅持和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