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黨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黨的十七大提出,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建議》明確提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我們黨重要戰略機遇期思想的進一步闡述,是指導我們正確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戰略判斷。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歷史潮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由關起門來搞建設轉向通過開放促發展,由傳統計劃經濟逐步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經濟總量、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新世紀以來,我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中邁出堅實步伐。
應當看到,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內在優勢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發展的回旋餘地廣闊,物質技術基礎日益增強,產業體系比較完整,資金、勞動、科技等生產要素組合具有綜合優勢,經濟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過近些年的磨礪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在許多方面又積累了新的經驗、鑄造了新的優勢。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把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形勢長期保持下去。
還應看到,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沒有因為國際金融危機而改變。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入發展,國際環境總體上仍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國內外兩個大局互動加深,相互聯繫更為緊密,為我國在全球範圍提高配置資源能力、拓展外部發展空間提供了機遇;全球科技產業變革趨勢,為我國發揮後發優勢、實現技術和產業整體躍升創造了條件;國際經濟體系和治理結構進入調整期,發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樣性更加受到重視,為構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使我們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國際事務成為可能。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戰略機遇十分寶貴,時不我待,稍縱即逝。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機遇和挑戰總是並存的。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在形勢發展變化中捕捉新機遇,在國際國內相互影響中把握主動權,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妥善應對各種挑戰,繼續緊緊抓住並用好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
二、牢牢把握“十二五”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主題和主線是發展的指南,也是規劃的靈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符合黨心民心,符合時代潮流,符合現代化建設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現實意義。把握好“十二五”時期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深刻理解和貫徹落實《建議》精神的關鍵。
(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必須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是我們考慮問題的重要出發點。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成為我國基本國情的新特征。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鬥十年、幾十年,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仍然繁重而艱巨。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基礎和“總鑰匙”,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不移地實現現代化的既定目標。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堅持科學發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著力把握發展趨勢,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模式,完善發展機制,破解發展難題,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要認識規律,遵循規律,按經濟、社會、自然等客觀規律辦事,把發展的途徑和方式與發展的成效和結果有機統一起來,真正實現科學發展。
(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征。我國已經進入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其一,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舉措。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解決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使發展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其二,這是我國發展實踐的深化和經驗的總結。早在“九五”時期,中央就提出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的根本性轉變。黨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任務,強調從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三個方面加以轉變。其三,這是適應發展新階段、解決現實問題的迫切要求。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模式轉型所形成的“倒逼機制”,化解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矛盾的現實需要,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外在壓力和內在動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現在只有10年時間了。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面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刻不容緩,關鍵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早轉早主動,能夠實現更好更大的發展;晚轉則被動,付出的代價大,影響發展全局。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涉及發展理念的變革、模式的轉型、路徑的創新,是一種綜合性、系統性、戰略性的轉變,與改革開放的要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改革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是現代化建設和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也是改革。《建議》明確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五個堅持”的基本要求,即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內涵,是規劃主線的具體體現。
(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處理好轉變與發展的關係,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轉變是發展的必然要求,不轉變,發展就會重量輕質、不可持續。發展是轉變的基本前提,不謀發展,轉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轉方式與謀發展是內在統一、相互促進的。促轉變,要堅持好字當頭、快在其中,為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支撐。謀發展,要堅持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義,以科學的方式推動發展。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增長、持續發展中的轉變,也是調整結構、有促有控、調優調強的發展。我們要切實在加快轉變上下更多功夫、見更大實效,使經濟增長真正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切實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促進經濟轉型,也要創新體制機制。這就要求我們把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更好地結合起來,把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把發展生產力與調整生產關係更好地結合起來,在改革開放中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一)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經濟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諸多問題的主要症結所在。調整經濟結構既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又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必須按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針對突出矛盾,採取有力舉措,大力推動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的全方位調整,實現經濟轉型升級。
一是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任務。從國際經驗看,以內需為主導,是大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內需潛力是促進我國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大優勢。擴大內需要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戰略重點,注重發揮投資與消費的協調拉動作用。消費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民生,擴大消費是提高經濟內循環能力的根本途徑。核心是要大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建立起促進消費和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在消費政策、消費環境、消費業態等方面綜合施治、多策並舉,鼓勵和引導居民消費。
擴大內需,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這也就必然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更加注重就業創業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在再分配中的作用,通過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調節體系,合理調整國家、企業、個人分配關係,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明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投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力量,我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需要保持適當的投資增長速度,但如果投資率過高,各方面條件難以承受。應當把政策重點放在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上,把增投資與擴消費、惠民生更多地結合起來,實現一舉多得。要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管好用好政府公共投資,引導投資向重點領域傾斜,建設好關係發展全局和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增強發展後勁,提高發展水平。
二是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乃至整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50%,這意味著有一半以上人口將工作和生活在城鎮。我們應當順勢而為,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強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確保耕地安全、糧食安全,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城鎮化是關係現代化全局的重大戰略,是擴大內需、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的重要引擎。我們應當遵循城鎮化發展的規律,抓住城鄉人口結構轉折的重大機遇,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構建城鎮化戰略格局。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在城鎮化中釋放內需潛力、促進城鄉結構調整。區域協調發展關係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全。要按照“兩個大局”戰略思想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實現良性互動、共同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對特殊地區採取特殊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支持西藏、新疆等地的發展,這事關全局。要搞好主體功能區等規劃引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促進人口、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三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結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要靠科技創新。在創新路徑上,對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要集中力量組織攻關推進原始創新,努力取得突破;對能夠引進的技術,應善於站在“巨人”的肩上,搞再創新和集成創新,縮短創新的進程,獲得最大的國家利益。科技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基礎在教育,把人口多的壓力轉化為豐富的人力資源、人才資源,是我們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可以形成新的比較優勢。近年來,國家在科技、教育、人才三個方面相繼制定了中長期規劃綱要,覆蓋了“十二五”時期。要以這些規劃為抓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經濟增長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優化升級的驅動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戰略聯盟,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要著眼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繼續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面向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還要著眼於搶占未來技術和產業制高點,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發展高技術產業,努力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加快建設寬帶、泛在、融合、智能、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要把創新發展與綠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有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共同趨勢。無論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是改造傳統產業、促進服務業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都要切實加強節約增效和生態環保。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把節約和環保貫穿於生產、流通、消費、建設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