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小川三月內五次講話 闡釋貨幣政策新動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8 10:23:23  


周小川這五次講話,既是對一個階段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工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貨幣政策新動向的說明。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從今年9月9日在“牛津中國財經論壇”發表演講到11月16日在“中國全球債務資本市場研討會”的講話,央行行長周小川在69天內頻頻在公開場合就中央銀行的作用和貨幣政策、通脹等問題發表言論,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證券日報報道,現在,中國經濟基本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並且經濟形勢總體向好,但通脹問題卻越來越嚴峻。在此情況下,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實施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否需要作出適當調整,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將周小川從9月份以來的講話連貫起來看,我們或許能夠發現未來貨幣政策的新動向。

  央行要隨著經濟條件的變化去改變多目標制的權重或進行切換。

  9月9日,周小川在“牛津中國財經論壇”就中央銀行重點關切問題的演變作演講。現在中國央行貨幣政策採取的是多目標制,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央行採取的都是通脹目標制。周小川說,通過這次危機發現,確實還有一些階段,這些目標無法同時實現,有時候這些目標相互之間可能是衝突的,關係十分複雜。

  面對多目標制之間的衝突,央行該如何應對呢?周小川認為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並且去體會中央銀行可能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權重去考慮多目標,同時隨著經濟條件的變化去改變權重,或進行切換。他特別提出,央行需要對金融機構提供激勵機制,具體工具方面,僅用政策性利率可能不夠,適當管理利差有利於調動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

  周小川三個月內五次講話闡釋貨幣政策新動向 

  他的這次講話加重了市場對加息的擔憂。

  提出要用好貨幣供應量、利率等傳統貨幣政策工具 

  9月29日,周小川在《貸款轉讓交易主協議》簽署暨全國銀行間市場貸款轉讓交易啟動儀式上講話指出,在宏觀層面,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現行金融監管制度在保證金融體系穩定方面的不足,因此宏觀審慎管理已成為危機後國際金融改革的核心內容。各國政府以及金融界的普遍共識是要建立逆周期調節機制。除了要用好貨幣供應量、利率等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抑制經濟過度波動之外,還有必要引入一些逆周期調節的創新手段,如建立逆周期的資本緩衝制度和動態損失準備制度等。

  隨後,各路媒體就貨幣供應量問題做出分析,並在11月份招致央行副行長馬德倫對貨幣超發問題做出解釋。馬德倫11月9日在出席國際金融論壇北京全球年會時表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貨幣超發的存在不可避免,這既是經濟本身的需求,也有貨幣周轉速度的影響。但指責央行貨幣超發中,用到的M2減去GDP的計算方法並不科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