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薄熙來:貪官污吏民之賊也 堅決查處絕不手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9 11:00:37  


圖為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會場。
  16至17日,中共重慶市委召開三屆八次全委會,回顧總結“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研究編制“十二五”規劃,並審議通過了《關於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決議》。

  市委書記薄熙來作主題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作《關於制定重慶市“十二五”規劃建議的說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光國、市政協主席邢元敏出席。

  “十一五”形成的發展基礎、積累的寶貴經驗、創造的精神財富,必將對重慶未來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開幕式上,黃奇帆作《關於制定重慶市“十二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他說,過去5年,全市經濟發展實現重大跨越,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增速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三,財政收入翻了兩番,人均GDP邁上4000美元台階,趕上全國平均水平;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城市群加快形成,2000公里“二環八射”高速公路全面建成,內陸重要鐵路樞紐建設提速,江北國際機場躋身世界百強;內陸開放高地迅速崛起,兩江新區開發建設全面推開,全力建設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實際利用內資和外資均翻了三番;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攻堅破冰,改革戶籍制度,大規模建設公租房,“兩翼”農戶萬元增收進展順利,成立土交所等六大要素交易所;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建設“五個重慶”,辦好“民生十條”,微型企業發展、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校警和交巡警平台建設、農村養老保險加快覆蓋等,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城市精氣神日益提振,“打黑除惡”、“唱讀講傳”、“三進三同”、“三項制度”、“創先爭優”等深入開展,凝聚起“加快”、“率先”的強大動力。“十一五”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形成的發展基礎、積累的寶貴經驗、創造的精神財富,必將對重慶未來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保持在12.5%左右,人均GDP翻番,達到8000美元,重慶將整體跨入現代化階段

  黃奇帆說,按照現有態勢,到2012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將邁上萬億元新台階,基本建成“五個重慶”,內陸開放、統籌城鄉取得重大進展,民生改善成效顯著;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年均增長保持在12.5%左右,人均GDP翻番,達到8000美元,重慶將整體跨入現代化階段;西部地區重要的增長極、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基本建成,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到2.5∶1左右,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衡量的“圈翼”地區差距縮小到2∶1左右;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直轄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費盡移山心力”,打下了重要的工作基礎。“十一五”期間,咱重慶又取得重大進步

  薄熙來說,重慶地處西部,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並存,建設和發展很不容易。“創業維艱”,直轄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張德鄰、賀國強、黃鎮東、汪洋四位書記,蒲海清、包叙定、王鴻舉幾位市長,歷屆市委、市政府一茬接著一茬,先後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苦幹創業,“費盡移山心力”,打下了重要的工作基礎。“十一五”期間,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密切配合,全市人民頑強拚搏,咱重慶又取得重大進步,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取得重大成效。

  回顧5年,有些事在重慶發展史上也是很有意義的。歷時25年的三峽百萬大移民圓滿收官;開始建設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2015年將形成8000萬台產能;新建高速公路1300公里,到今年突破2000公里,提前10年基本實現“4小時重慶”、“8小時周邊”;成立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等六大要素交易所;實際利用外資5年增長12倍,搭建起“123”開放平台,即1個國家級開發開放功能區“兩江新區”,2個保稅區和3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均GDP跨上歷史性台階,從1100多美元增至4000美元。此外,啟動4000萬平米公租房建設,加上改造了危舊房1200萬平米,可解決300萬中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困難;科學、有序地推動戶籍制度改革,這將造福幾百萬農民工;開展“唱紅打黑”,正氣上升,邪氣下降,百姓稱快,人心大振;20萬機關幹部“大下訪”,從源頭上、根子上化解了民怨。

  如果輕飄飄地過日子,怎麼能完成總書記交辦的“314”總體部署?那不就成了徒有虛名的“增長極”和“經濟中心”了嗎

  關於“十二五”規劃,薄熙來說,重慶“十二五”的核心任務是基本實現“314”總體部署,為此要重點把握三點基本要求:一是基本建成“五個重慶”。要堅持將“五個重慶”作為推動科學發展、提升重慶綜合水平的重要抓手。二是大幅增進民生幸福、顯著縮小“三個差距”。堅持體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本質特征,狠抓“民生十條”的落實,縮小“貧富、城鄉、區域”三個差距。三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通過改革創新釋放發展動力,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薄熙來說,“十二五”期間有四個具體目標:一是GDP翻一番,年均增長12.5%,達到1.5萬億元,相當於上海目前的體量。二是人均GDP翻一番,達到8000美元,相當於2008年北京的水平,重慶整體進入現代化階段。三是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31000元,年均增長12%,由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變為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四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基本翻一番,年均增長14%,達10000元左右,由低於全國平均水平400元變為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800元。

  薄熙來說,四個目標個個硬碰硬,都需要哈下腰苦幹5年才能實現。目標分解下去後,各區縣、各單位都將面臨巨大壓力,但如果懼怕壓力、困難,輕飄飄地過日子,怎麼可能率先實現全面小康?怎麼能完成總書記交辦的“314”總體部署?那不就成了徒有虛名的“增長極”和“經濟中心”了嗎?我們就是要下定決心,認真地幹,科學地幹,等5年後目標實現了,城鄉老百姓都普遍富裕起來了,到那時我們就真正開心、舒心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