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國家不應對中國稀土政策“選擇性失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2 21:13:53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新華社報道,最近,一些西方國家的政治人物對中國整頓國內稀土行業非議不斷,指責中國的稀土政策是政治上“討價還價的工具”,“違反世貿組織規定”,企圖混淆視聽,逼迫中國繼續犧牲自己的環境,為其提供大量廉價的稀土原材料。

  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論調,人們可以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共同之處:一方面,它們都強調中國“壟斷”了全球97%的稀土產量,另一方面,它們卻不約而同略去了中國的稀土儲量僅佔全球30%、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

  西方政治人物這種“選擇性失明”的做法,不僅曲解了中國在稀土開採、生產和貿易等領域實行有序管理的初衷,也漠視了目前全球稀土生產和消費方面存在的極端不平衡狀況。

  多方數據都表明,中國稀土資源儲量與產量之間的嚴重失衡,已成為中國越來越難以承受之重。

  據中國商務部和中國稀土學會等官方和民間機構的統計,中國目前擁有全球30%的稀土資源,如果按人均資源量計算,已屬稀土資源相對稀缺的國家,但稀土產量但卻佔全球的90%以上。

  美國一份名為《稀土元素——全球供應鏈條》的報告則顯示,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佔全球的36%,產量佔世界的97%;美國稀土儲量佔世界13%,而產量為零;俄羅斯儲量佔世界19%,產量為零;澳大利亞儲量為540萬噸,產量為零。

  為什麼佔有全球70%稀土資源的其他國家不開發自身的資源,反而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呢?

  分析人士認為,這其實與“我的貨幣、你的問題”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西方享受大量廉價稀土原材料,中國獨自承受與其資源儲量不成比例的環境壓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