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年後中國GDP超美國?中國還差很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4 00:02:02  


 
  “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PowerPari鄄ty,簡稱PPP),是兩種或多種貨幣在各自國家購買相同數量和質量的商品和服務時的價格比率,可比較某一時期兩個或多個國家的綜合價格水平。

  舉例來說,購買相同數量和質量的一籃子商品,在中國用了100元人民幣,在美國用了20美元,那麼對於這籃子商品來說,人民幣對美元的購買力平價就是5∶1。

  目前國際上公布的各國GDP,一種是按照市場匯率計算出來,以美元為單位;另一種是用“購買力平價”作為轉換系數,將各國GDP轉換為用統一貨幣單位(虛擬的“國際元”)來表示。

  “購買力平價”算出GDP究竟有何優劣?從理論上講更接近真實

  羊城晚報:購買力平價法會更接近真實?還是導致高估?如果高估,會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嗎?

  邱俊:從理論上講,用購買力平價換算後的GDP進行比較,會更接近於真實反映各國間經濟規模的差異。

  關鍵在於怎麼用這個購買力平價。現實中並沒有印發“國際元”,國際通用的貨幣還是美元。如果“國際元”只是用來做比較研究的一種貨幣單位,不與美元匯率掛鈎,就談不上面子問題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