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內地物價漲得太快 深圳人到香港“打醬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6 16:47:02  


 
  香港物價穩定得益於多方面的因素。

  眾所周知,香港本土資源供給能力匱乏,大量的產品要依靠進口渠道。之所以物價水平反而低於內地,是與香港免稅政策和超市貨源廣泛有關,如果內地商品價格過高,香港超市的進口商品會更多一些,由此有效抑制了整體物價上漲空間。

  除了自由港的便利,香港特區政府還有一套應對通脹、平抑物價的成熟機制。

  雖然不直接干預市場運作,特區政府卻通過向居民發放補貼和減免稅賦的形式,將相當大一部分通脹壓力承擔起來。2008年面對通脹,港府除了給弱勢群體額外發放社會救濟及傷殘津貼外,還給全港每戶住宅補貼電費、給每位低收入人士退休金賬戶注資、給每名65歲以上老人發放現金等。

  針對商家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問題,港府建立完備的市場監控機制,每天都會在網上公布當天主要生活物資的供應數量和批發價格,提高市場透明度,避免居民產生恐慌。如果某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波動異常,確定有人操縱價格,等待他們的將是傾家蕩產式的重罰。

  香港市場的蔬菜由內地供應,加上運輸、關卡等,價格本應比內地高出許多。但香港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非盈利單位——蔬菜統營處,統一管理香港的蔬菜供應。市場管理僅收取較低的服務費,還要將其中一部分反饋給市場,使終端價格相對低廉。

“海囤族”的生活邏輯

  早在1986年1月11日,新華社香港分社播發了一則電稿——“到深買菜港人,平均每天兩萬”。新聞稱由於深圳農貿市場零售農副產品比香港的價格便宜,香港許多家庭主婦專門由九龍乘火車到深圳採購。

  20多年過去了,景象依稀似舊時。但隨著大陸物價不斷上漲,港元對人民幣連續貶值,深港間的客貨流向發生了逆轉。除了商家推波助瀾、食品安全考量、媒體爆料炒作、部分市民盲目跟風等因素,逆轉背後的主邏輯依舊是經濟生活常識——“圖便宜”。

  “積極主動想辦法把生活成本降下來。”經常赴港“打醬油”的李小姐也屬於近來網上不斷湧現的“海囤族”一員,她的心態很有代表性:在深圳工作8年,工資一直沒有提高。她覺得,即使不能跑贏通脹,至少也要“海囤”自救。

  有評論認為,“打醬油”本是網絡語言,深圳主婦去香港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行為,微妙地契合了“打醬油”的多重含義:一方面真的從香港打回了醬油,說明深圳的物價高於香港了;而另一方面似乎也在用自己的行動,無言地詮釋對當前物價和通脹的現實態度。

  “我們不能以此說大陸或者上海、深圳的物價水平就要高於香港,但可以通過這一現象管中窺豹,看到通貨膨脹的影子,這提示政府要更進一步控制好通脹預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高帆分析。

  當然也不乏有樂觀的專家。從單一的港人北上到“換城消費”的變遷上,他們看到了“深港同城融合的加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