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半島政治的忍耐鏈條會中斷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7 12:28:15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環球時報26日發表社評說,朝韓炮擊發生之後的幾天里,韓國上下很痛苦,中國外交很難受,美日很憤怒卻又不能痛快撒出來。各國中似乎只有朝鮮“揚眉吐氣”,所處的位置最主動。而實際上,平壤一定清楚它在飲鴆止渴,這樣走下去,朝鮮沒有未來。

  社評說,既然沒有一方是真正開心的,局勢又這樣反常地往死胡同里鑽,我們總該認真清理一下事情的邏輯,否則我們只能在危險中不斷下沉。

  朝鮮半島的這團亂麻中,究竟都存在一些什麼樣的政治利益或者目標呢?它大概有兩類,第一類是追求穩定。朝鮮希望世襲政權的穩定,韓國希望邊界的穩定,中國希望朝鮮半島穩定,美國希望其在東北亞影響力的穩定。日俄對半島的影響力稍小些,兩國的態度分別與美國或中國接近。

  社評說,第二類是追求附加利益。由於半島外交活躍,經常觸動亞太大外交,各國對穩定的追求經常受到其他戰略利益及臨時利益的干擾。兩個源頭不斷製造這種混亂,一是朝鮮的核追求及各種“挑釁”,二是美韓大選帶來的政策洗牌,由於後者很容易造成朝鮮的過度解讀,它對地區戰略氣氛的衝擊是不容低估的。

  整個半島政治中,基本談不上有什麼戰略互信。不僅朝韓之間的互信是零,朝鮮與中俄之間的互信也很低,韓國與美日的互信同樣高不到哪去。美韓雖是同盟關係,但美韓在半島的政治利益相重合的部分,比差異的部分要小很多。

  社評說,因此,半島的各種政治利益完全是碎片化的,合不成能施展一定力量的平台。中國追求半島穩定這一目標的兼容性最高,但實際上遭到美國控制西太平洋戰略的暗中抵制,也得不到朝鮮的絕對信任及配合。六方會談的開開停停正是這一現實的寫照。

  社評強調,當前的困難是,半島外交不太可能出現以美國強硬立場為中心的局面,那不僅意味著中國外交的失敗,而且它帶來的風險是作為朝鮮鄰國的中國很難承受的。然而形成以中國溫和立場為中心的局面也不可能,它意味著美韓日要根本調整對朝政策,這首先對美國的亞太戰略來說失大於得。

  那麼目前的僵局有可能繼續下去,各方促成低水平的緩和,主要是打擦邊球的動作不能太大,避免忍耐鏈條的突然中斷。不過這樣走下去,最受折磨的一個是韓國,一個朝鮮。韓國將長期生活在朝鮮何時進行“下一次挑釁”的不安等待中。朝鮮雖然看上去是主動方,但它對孤立和貧困的忍受卻是被迫的,而且每一次“主動挑釁”都將付出更孤立的代價。

  社評說,與其他各方比起來,韓國做戰略調整的空間相對最大,做調整可能帶來的戰略好處也最多。但問題是韓國會這樣做嗎?


    相關專題: 朝韓互相炮擊 半島未來何處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