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關鍵的時刻 智慧的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7 20:35:22  


  中評社台北11月27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今天舉行的五都選舉投票日將選出五位“直轄市長”,共同統轄人口達1,370萬,佔全台灣人口數的60%。因此,此次選舉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視為是2012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故不容小覷。

  社評說,平心而論,既然選舉應當“選賢與能”,亦即“選拔賢德,將政事託付有能力的人”。在民主程度越來越成熟的台灣社會,這本該是再簡單不過的選擇了。那為何在此次選舉中,執政的國民黨會在有執政優勢的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陷入苦戰呢? 

  追根究底,馬英九政府的施政成果無法讓全民都滿意可能是部分因素,但民進黨嫻熟的操盤手法更是最重要關鍵。民進黨深知該黨五都候選人都曾任陳水扁政府的高官,卻刻意避開選民對這些候選人過去執政經驗的檢驗機會,其目的相當明顯,就是怕選民憶起扁時代的各種不堪回首的記錄。更令人莞爾的是,民進黨企圖以“治理能力”作為出發點,難道足以說服選民?如果說選舉是檢驗當政者的政績,為何選民不能也藉此機會,以相同標準檢驗在野黨候選人的過去? 

  社評說,看到民進黨候選人的閃躲及陸續曝光的民進黨執政成績單,選民終於恍然大悟了,明白民進黨為何不敢直接面對選民,反以烏賊戰術、抹黑執政黨的伎倆來騙取選票的真正原因了。原來是民進黨過去自豪的成績單,不但吹噓成分過高,且實際數字是慘不忍睹,根本無法與對手相提並論。

  在陳水扁及吳淑珍接受法院審判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大聲疾呼要保障陳水扁的司法人權,不但不敢公開抨擊扁家的貪腐醜像,更迴避人民要求民進黨與扁家切割的沈痛呼籲。她的言行不一只證明了民進黨根本是被深綠支持者綁架,因為一旦與扁珍切割,這群為數不少且本土意識堅強的選民,就可能拋棄民進黨,而這是民進黨根本不敢想像且無力承受的後果。

  而蔡英文的進退失據也足以證明蘇貞昌的窘境了。曾在陳水扁時代歷任民進黨主席及“行政院長”等要職,蘇貞昌根本無法與扁政府完全切割,更不用說他指責郝龍斌市府團隊貪污的說法是多麼的可笑與諷刺。在2007年,蘇貞昌不知廉恥地公開嗆聲:“誰說扁貪腐,就是政治鬥爭。”難怪在民進黨2008年黨內“總統”初選中,“阿扁”會力挺蘇到底。如此赤裸裸的利益交換,蘇貞昌真的可以經得起檢驗嗎?現在還敢以“反貪腐”作為選舉號召,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也為台灣民主發展墮落至此感到悲哀。

  再者,若真的攤開郝龍斌與蘇貞昌的執政成績單來比較,選民就能更清楚那個候選人才是真正為民服務的地方首長了。拙於口才的郝龍斌,四年來一步一腳印,踏實地推動市務,不但地下水道接通率冠於各縣市,去年的聽障奧運會及今年的國際花卉博覽會都辦得有聲有色,為台北市爭光不少。雖然近期因民進黨籍市議員以詆毀手段污衊花博會,但是這些粗鄙的指控,在花博會開始後就被超高滿意度戳破了。可嘆的是,這些無的放肆的市議員卻用“議會監督”為由逃避責任,加深了“民進黨只會造謠、不會治國”的一般印象。

  社評說,若我們回顧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的政績表現,更能戳破他一貫自豪的形象。根據報導,他縱容違法砂石業者的違章工廠污染河川;其地方財政惡化的程度更是舉世罕見。他在1997年獲選台北縣長,前任縣長尤清留給他150億的財政餘額。但當他於2004年5月調任“總統府”秘書長時,他竟然留下高達804億元的負債,等於他在短短不到7年間,就敗了台北縣954億元家產了。至於地下水道的接通率更無法與郝龍斌相比。而其“行政院長”任內的政績更是慘不忍睹,台灣的經濟成長落到亞洲四小龍之末,加上其他政策表現欠佳,蘇貞昌還好意思要跟對手比較“治理能力”? 

  不要忘記了,蘇貞昌的這些爛帳都是由現任台北縣長周錫瑋幫忙收拾。為了減少債務,周縣長當然刪除了許多浮誇的公共預算,也清除了河邊的非法砂石廠。而這些強勢作為當然與許多地方人士的利益相衝突。

  反觀郝龍斌,他為台北市減少了277億元的債務,更以兩次國際性活動為台北市帶來逾百億元的觀光營收。兩相比較,選民就更能理解為何蘇貞昌在台北縣的政績都被誇大了,對這些非法利益嚴格取締的周縣長也當然不受這些地方人士的歡迎,也成了他民調低迷的主因。

  默默做事的郝龍斌,對照只會高調吹噓的蘇貞昌,那個人才能真正為台北市帶來幸福,相信選民會有正確的判斷能力。

  社評說,如果說選舉就是選賢與能,那政黨對公理是非的判斷也應當是選民決定支持與否的標準。當鄭弘儀在綠營造勢晚會上,公開以粗鄙的三字經咒罵國家“元首”時,有道德感的政黨領袖-不論政治立場-本應有志一同地譴責如此卑劣的言詞,因為這關係到社會正義及道德能否維持的關鍵因素。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民進黨為了安撫那些深綠選民,只敢以“確實不當”、“他不是民進黨員、黨主席不必代為道歉”等含糊地帶過,卻不見有任一民進黨高層出面公開指責鄭的不當言論。我們當然知道,蔡英文不必為鄭的言論負責,但作為一個反對黨領袖,也可能在未來代表在野黨競逐“總統”大位的黨主席,本就應譴責此事,才足以維護社會風氣及道德。人民卻看不到蔡英文的回應,如此作為讓人失望。

  民進黨應學習奧巴馬在競選期間對類似爭議的反應。與奧巴馬淵源極深的牧師賴特(Jeremiah Wright Jr.),公開抨擊美國白人社會及以色列的言論,震撼當時的民主黨“總統”初選的選情。奧巴馬公開指責賴特,“煽動性言論,不僅錯誤,而且具分裂性”,他也以“白人和黑人都是我和我所熱愛的美國的一部分”來表明自己的立場,最終也沒有影響他的“總統”之路。

  民進黨諸公應捫心自問,倘若沒有這樣的政治道德勇氣,怎敢向選民爭取支持呢?難道政治只有立場之分、沒有是非公理?那這樣的民主不但是虛假的,更是建立在語言暴力的民粹基礎上,隨時都會崩塌。任何政治人物都應深以為戒:道德興邦是永遠不變的亙古真理! 

  社評說,由於陳水扁已因龍潭弊案經“最高法院”三審定讞而確定入監服刑,這是近10幾年來沒有陳水扁親身參與的選舉。雖然蔡英文聲稱民進黨此次選戰手法與過去不同,但觀察民進黨的策略,仍不免受到陳水扁“選票至上”、“受迫害感”等激情路線的無形牽制。

  選民在投下神聖一票前,應先問問自己,是想選出真正認真做事、願意忍受寂寞的候選人,還是一天到晚只會空想牟取大位、仍沿用扁式選戰手法,以空洞口號來迷惑選民的候選人? 

  社評說,這是關鍵的一刻,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有賴你我的智慧選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