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互聯網時代的造神與祛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1 12:01:24  


  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新京報》報道,硝煙還在彌漫,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這場周立波與他眼中“非主流網民”的戰爭,其高潮已經過去。雖然會以何種方式結束還不得而知,但是就事件本身而言,已從最早的劍拔弩張鄭重其事走向了輕鬆和滑稽。

  我從來不懷疑周立波本人的智商和精明:甚至包括他在新浪圍脖上的一些“瘋狂”舉動,也覺得難言是大腦短路失去理智,仔細品味,不難覺察其中一些精明的算計和機謀。而現在這種不斷撕咬各種知名批評者如方舟子等人的舉動,也未嘗不算是一種危機公共:通過自我“瘋狂化”來消解批評者的力度,將可以嚴肅進行的討論重新導向娛樂花邊新聞,以對自己娛樂明星身份的伸張來對公共知道分子和公共事件的責任進行切割,就像有家媒體對整個事件的概括:“吵架”。

  既然是“吵架”,且是一個大眾文化娛樂明星在“吵架”,一切就似乎不必過分當真,那些批評他的人們就有了用力過猛甚至過於嚴苛之嫌:為何要把一個滑稽演員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看待?和一個本性喜歡吵架,話語不經過大腦只追求口腔快感的人對罵又有何真正意義?正像羽戈先生所言,也許一切都將終結,只要周立波輕輕地說上一句:其實我是一個小丑。或者我們不用“小丑”這麼刺激的語詞,只要他輕輕說一句,其實,我只是一個喜歡吵架的演員,事情也將過去。

  娛樂化輕浮化碎片化的結局幾乎是必然的。周立波曾經想以“有關部門”代理人的身份壓制網民的聲音,被認為從演藝圈的驕傲變成了有關部門的驕傲。不過,這份驕傲究竟是有關部門的還是周立波他自以為的,還真是個問題。那些對民眾,即使是部分民眾赤裸裸的攻擊,污言穢語不絕於耳,即使是有關部門,我想也難以認可。而他的一些建議,例如網絡實名制之類,其實也未必如有人想象的那樣是有關部門的本意,恰如有篇博客里所說,周立波的話,“其實是把人民政府的組成部分‘人民和政府’區割了開來,把人民和政府對立了起來。”難道,有關部門真願意如此被周立波代表,被周立波綁架嗎?從這樣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說,作為演員的周立波,既不了解網民,也不了解“有關部門”。

  在我看來,作為一起社會文化事件的周立波風波,最大的價值可能是證明了互聯網對於這個社會的塑造。借用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圍觀改變中國。這次事件正是圍觀對於文化藝術領域的改變,而且不會是最後一次。在今天現實語境中,“改變”未必是直接的社會運動,更多還是一種觀念啟蒙和精神思想領域的變化。這其中,重估價值,去偽存真是重要組成。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非網絡時代的偽神,一些爆得大名、即使被賦予幾百萬未知是真是假的粉絲,也要得到重估,甚至會現出原形。這是一個造神與祛魅同時進行的過程,假以時日,只要這個過程不中斷,人們會發現,真正靠譜的,值得珍視的,究竟是哪些價值和腔調。而對於一些習慣於被光環籠罩的人們,或者仰視光環的人們,圍脖或者互聯網,實在是太嘈雜太危險了。謝勇(大學教師)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