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改委:價格干預措施不是向計劃經濟體制回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1 16:14:02  


 
  ■新聞延伸

  價格臨時干預中國有先例

  新世紀以來,針對2003年“非典”時期部分中藥材和消毒用品價格暴漲,以及2008年初少數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過快上漲,中央政府先後兩次依法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價格臨時干預措施,對穩定市場價格發揮了重要作用。

  針對市場價格的異常波動,政府實施必要的行政干預,在發達國家也不乏先例,美、德、法、日、韓等國都有政府干預價格的做法和實踐。

  十七大類藥品均價降19%

  從12月12日起,頭孢曲鬆等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將降低,涉及抗生素、心腦血管病藥品等十七大類藥品。調整後平均降價19%。昨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這一通知。

  此次調整的特點是一些常用藥品零售價格水平明顯下調,如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卡托普利價格從34元降到22.1元,降幅為35%;羅氏公司生產的頭孢曲鬆價格從93.8元降到65.7元,降幅為30%。調整後的價格比現行規定價格平均降低19%,預計每年可減輕群眾負擔近20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2005年以前對特定企業,包括國內知名品牌企業生產的藥品實行優質優價,即單獨定價。近年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根據有關藥品成本及市場供求變化,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藥品價格,以進一步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