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楊潔篪在首屆“藍廳論壇”上的講話(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1 21:32:26  


 
  ——中國與亞太關係從未象今天這樣緊密。

  過去10年,中國與亞太的發展相伴相隨、相互促進,共同開啟了亞太發展的新時期。中國作為亞太大家庭的一員,與各國共同肩負著維護本地區繁榮穩定的重要使命。我們深知,沒有良好的地區環境,中國就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中國的發展也為亞太地區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睦鄰友好政策,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所有國家開展友好合作,共同營造一個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中國與周邊國家不僅有源遠流長的傳統友好的基礎,更有日益增長的共同利益。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與亞太國家的互信在共度危機中更加深入人心,互利合作在借重互鑒中持續全面發展,各領域合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中國同亞太各國政治交往日益密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政治對話成果豐富。今年我們同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實現了高層互訪和交流,累計超過60起,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亞洲國家政要接近50位。各部門、各層次的交流對話也已全面展開。

  中國同亞太各國經濟合作不斷深化。10年間,中國同亞太國家貿易額持續增長,中國十大貿易夥伴中,有8個來自亞太地區。中國與亞洲國家貿易同期增長了近3倍,連續多年成為亞洲最大的進口市場,以及日本、韓國、印度、越南、蒙古等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十一五”期間,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的60%以上是在周邊,亞洲已成為中國設立境外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中國積極擴大與亞太國家財政金融合作,設立總額2000萬美元的“中國APEC合作基金”,同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簽訂總額達3600億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同亞太國家和衷共濟,相互扶持,進一步深化了務實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亞太經濟的復甦和發展。

  中國同亞太國家安全合作持續拓展。中國致力於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議,大力推動六方會談進程,在解決熱點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積極參加東盟地區論壇等安全對話機制,與地區國家開展反恐、防擴散、打擊跨國犯罪、公共衛生等安全合作。中國堅持以事實為基礎,根據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和解決領土海洋爭端。在印度洋海嘯、巴基斯坦水災等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感同身受,慷慨相助,及時提供各類救災援助,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

  中國同亞太國家人文交流更加廣泛。中國積極推動亞太經合組織人員交流,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不斷擴大教育、文化交流對話。10年來,來華的亞洲國家留學生人數逐年遞增,去年已超過16萬人,佔外國來華留學生總數的3/4。我們在亞洲建立了100多所孔子學院和孔子學堂,在韓國、日本、蒙古等國設立了中國文化中心,積極為亞洲發展中國家開展人員培訓,五年來僅為東盟國家就累計培訓14,000多名各類人才。
 
  中國致力於同亞太國家共同推動區域合作機制建設。中國主張立足本地區多樣性突出的特點,本著協商一致、循序漸進、先易後難、開放包容等原則,堅持以現有機制為平台,各種機制優勢互補,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地區合作。今年1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為擴大雙方貿易投資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使世界上近1/3人口得到實惠。中國支持“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同有關國家一道,共同推動公路、鐵路、航道、港口等建設。10+3合作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呈現出強大生命力,實現清邁倡議多邊化,建成1200億美元的區域外匯儲備庫和7億美元的區域信用擔保和投資基金。中日韓合作也邁出新步伐,確立了2012年完成三國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的目標。中國積極推動亞太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支持將APEC打造成地區重要的經貿合作平台。中國歡迎有關國家在區域合作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對任何有利於亞太地區經濟融合和共同繁榮的合作倡議,都持開放和歡迎態度。

  回首過去10年走過的歷程,亞太地區發展並非一路坦途。亞太區域廣泛,國情各異,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不同,熱點問題錯綜複雜,各種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加深理解互信、維護地區持久和平與共同發展面臨許多挑戰。但亞太國家總能立足長遠,著眼大局,化危為機,實現更大的發展。亞太10年發展歷程,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

  第一,合作是基礎。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世界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亞太國家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面臨著維護和平穩定的共同使命,促進經濟發展、消除貧困的共同任務,抑制矛盾多發、實現發展轉型的共同挑戰。世界和亞太的大變化召喚著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和觀念的大更新,要求我們去除冷戰思維,擯棄意識形態偏見,樹立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新理念。如果說20世紀是熱戰冷戰交替、兩極相互對立的世紀,那麼21世紀則應是和平的世紀,合作的世紀,共贏的世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